《新闻晚报》属资讯类晚报 关张并不令人惊讶

百度新闻   2013-12-27 10:52

  东方早报在招聘广告面向内容人员的描述中,都提及要有“传统媒体经验”,这被解读为一种接收新闻晚报人员的手段。我的看法是:如果确实符合需求,会吸纳进入。但这个不太会是一种“安置”方法。早报做这个新媒体项目,无论是哪一种传言,下了本钱憋足了劲是可以相信的,不是一个安置闲散人员的托底。

  关于媒介转型——这个词目前遭到很多人的质疑,有人认为根本不存在媒体转型一说,意思大致就是没啥好转的。但我也不得不说一句很现实的话,不转怎么办?数千号人遣散扔到社会上去?媒介转型乃是一个现实问题,不是学术问题——有一个很有趣的比喻,这个比喻说法上不太好听,但意思倒是不算大错的,所以姑且听之,不要一听到个死字就跳起来。媒介转型总结起来就是这几个字:等死,以及,找死。

  等死的意思基本就是,现有的主业不再大动,过去怎么发展的,就怎么发展。不大动的原因在于这里面关系很复杂,利益牵扯太多,主事者如果要对既有主业动比较大的手术,几乎全部精力都会搭上去,弄得疲惫不堪还没什么太多收获。于是,就让它“自生自灭”吧。

  找死的意思基本就是,向外拓展,寻找新的机会。派出“小分队”,东打一枪,西抡一棒,不断试错去发现可以向深里发展的可能。趁现在主业还有些利润贡献,还有些资源可以调用,这种试错,规模不大的话,还可以承受。

  光等死,就真会死。光找死,把既有盘子折腾得够呛,一不小心就会速死。等死加找死,不失为一种相对稳妥的方法论,是一种改良而不是一次革命,这已经成为当下很多媒体集团事实上的共识。

  东方早报出击新媒体项目,算不算一种“找死”?我看算,尝试嘛。集中一些资金和资源,去试错。一个可以看到的手法是它是起一个新项目,并不是对东早自身做什么调整手术,而且这个项目里面会包含一些子项目,不太可能就是仅仅做一件事。早些时候的上海观察,也带有这类色彩。

  关掉晚报,是不是不等死了而是自己赶紧死呢?放到上海报业集团这个层面看,其实这个行动还是很有些毅然决然的。堵住出血口,树立一个压力样板。等死不等于真得躺下什么都不干,要延长等死的时间,在派出的找死先锋队没有找到新方向之前,撑得越久越好。有些集结号式的悲壮,但却是一种现实。

  2013年,上海滩的传媒行业,还是折腾了一点事出来。上海报业之后,黎瑞刚旗下华人基金入股财新集团,后者刊号隶属世纪出版集团,将其变成了上海的媒体。至于上海文广,已经有消息说会有一些不小的动作。上海传媒业,正在加速拉开转型、改良、变革的大门。这扇大门的背后,无论是生离死别,还是豪情悲壮,甜酸苦辣,皆是一份精彩。

  —— 钛媒体 供稿 ——

  转载说明:

  1、本博客文字,除特别注明外,均为本人原创,可以自由转载,谢绝长微博形式转载;

  2、转载时请注明本人大名,魏武挥,不是魏武辉,不要搞错。

  3、转载时请保留此段:本文由扯氮集博主魏武挥原创撰写,欢迎于微信/网易云阅读/腾讯新闻客户端中搜索ItTalks以订阅公众账号,或于搜狐新闻客户端科技频道订阅“魏武挥”

  推荐阅读:新闻晚报今日内部宣布停刊 预计明年1月1日休刊

  新闻晚报为什么要停刊?网传新闻报业面临重组

  《新闻晚报》发布公告:是的,我们要休刊了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5月19日油价调整最新消息:92号95号汽油价
  • 女子在上海高铁遗失17万现金 乘警细心找回
  • 土耳其警方拘留16名涉嫌与“伊斯兰国”有关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