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回应“撤资”传言 斥是个大笑话

南方日报   2013-11-28 14:54

  南方报业:在全球经济环境不景气的形势下,您的经营策略有什么需要特别把握的?

  李嘉诚:作为一家国际性综合企业和负责任的上市公司,必须留意投资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情况变化,对经济发展循环及业务回报条件要抱有高度警觉。

  我在1950年开始经营自己的生意,到今天已经60多年,经历过不少风雨。我做生意的原则,一方面是对于债务和贷款问题要非常小心,如履薄冰。长江实业今天的负债比例是4%,和记黄埔是21%,以这么大规模的公司而言属于低比例。另一方面,我在地产经营上步步为营。如果地产价格太高,到老百姓买不起的时候经营就有风险了。我不会冒险去赚最后一个铜板。

  南方报业:有人说,商人不谈国是。您关心中国政治吗?比如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新动向。

  李嘉诚:我虽然是商人,不参与政治,但我爱我的国家,一定是关心政治,因为政治与经济如同手足,必须协调才能发展得好。我很留意内地的经济、国民收入和教育情况,也很关心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我知道,会议确定了经济将更加开放的方针,提出要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国有资本收益上缴30%用于改善民生,这绝对都是好事。因此,我对国内地产市场仍然乐观,只要价格合理会继续投资。

  摘要: 11月22日的午后,在可以俯瞰香港维多利亚港全景的长江集团中心70楼会议室,被称作“李超人”的华人首富李嘉诚先生终于接受了南方报业旗下媒体专访。

  谈慈善公益

  “基金会80%以上捐款用于大中华地区”

  南方报业:您刚刚从陕西参加一个公益项目回来,今年还为基金会的公益项目去过哪些地方?

  李嘉诚: 我6月出席了汕头大学毕业典礼。9月赴以色列,见证以色列理工学院和汕头大学签署合作备忘录,共同创办“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基金会对此捐资1.3亿美元。

  南方报业:您宣布,把1/3的个人财产捐作公益慈善之用,放入名下的李嘉诚基金会。您是捐这么大笔钱是怎么考虑的?又将如何选择捐助项目呢?

  李嘉诚:我深爱自己的国家和民族,力图做一个值得人们尊重的人。如果没有这个理想,就不会将辛苦赚的钱捐出来做公益事业。基金会主要做两大范畴的项目:教育和医疗。我虽然在全球不少国家和地区经营业务,但我规定基金会80%以上捐款要用于大中华地区,今年的公益捐款就有40亿元。

  我相信,建立自我、追求无我是一种境界,因此做这些不是为了树碑留名。我在家乡捐建医院时,当地领导要我挂上先父的名字。我说,如果父亲天上有知,不挂名也知道我做了好事。

  南方报业:您捐资在广东建设起汕头大学。我们知道,汕大的教育改革曾遇到不少争议,您觉得如今收效如何?

  李嘉诚:我坚信“知识改变命运”。我捐建汕大,想为教育作出贡献,做个样板。

  汕大的规模虽然小,但极具生命力。过去7年,超过97%的学生在毕业后第一个月便可以就业。汕大最关键的是在教育改革方面的尝试,如医学院去年毕业的学生,部分既参加了中国的大学科目考试,也参加了美国执业医生的资格考试。这个考试非常艰深,即使美国学生也不是全部能够通过,但汕大的学生全部通过。今年又一批汕大学生也通过了。他们最后一年要到美国念书,李嘉诚基金会也予以资助支持。

  当今,科技革命带动世界发展。我喜欢新科技,所投资的科技公司有60家。我看到,中国有数以百万的学生在世界各国深造,我对中华民族的未来充满信心。

  南方报业: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形势下,普通民众生活艰辛。企业家能够为他们做什么?我们知道,李嘉诚基金会在全国特别是西北,资助几百万个贫困儿童做唇裂、白内障和小肠疝气手术。特别是为贫困癌症患者提供临终关怀服务的“宁养服务”,做这个项目您是如何考虑的?

  李嘉诚:一个很冷的冬天,我一位朋友患癌症,住在私家医院。我去探望他,他看见我非常高兴,拉着我坐在他床边。他后来睡着了,也没有放开我的手。我心想:这个朋友很富有,得到一流的医疗照顾,但到这个时候仍然痛苦不已。而内地贫穷的病人没钱接受治疗,又怎样度过呢?于是想到要去开展宁养服务。

  汕头大学医学院设立了第一家宁养院,我鼓励医护人员:如果你们做得成功,我保证会在全国设立数十家宁养院,为贫困癌症患者提供免费宁养服务。

  我知道,癌病病人的痛楚程度是最高的。有些人受不了,甚至会以头撞墙,把痛感转移到头上。我告诉宁养项目的负责人,如果现用的药物可帮助病人减少80%的痛楚,那么若有新药可为病人再减少10%的痛楚,即使价格贵一倍,他们也不用问我,可以立即转用新药。现在,在内地及香港至今已有42所宁养院,每年捐款增至1亿元以上,每年受惠者在1万多。

  南方报业:现在的社会言论较为多元化,即使您在公益上做了那么多事,仍然常常有不同的声音,您是否对此感到困扰?

  李嘉诚:如果认识儒、释、道的精粹,便会明白人生很短,不应浪费时间去理会这些事,而应做正确的事。我看到基金会的工作每天都在进步,像在荒芜之地种下大树,让后人有收获,这是很高兴的事。

  基金会的资金,每一分一毫都是税后才注入的,我心安理得。

  摘要: 11月22日的午后,在可以俯瞰香港维多利亚港全景的长江集团中心70楼会议室,被称作“李超人”的华人首富李嘉诚先生终于接受了南方报业旗下媒体专访。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辽宁省四市通报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
  • 全国工信系统表彰291个集体和463名个人
  • 中国航天员乘组完成在轨交接 神十九航天员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