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向尼泊尔传授杂交玉米技术 培训班为期46天

新华社   2018-07-18 14:45

  新华社加德满都7月18日电 尼泊尔杂交玉米综合技术培训班17日在尼首都正式开班,来自中尼两国的政府官员、技术专家、尼方学员等参加了开班仪式。

  2015年4月两国政府签署换文,中国承担援助尼泊尔农业技术合作项目,其中杂交水稻、玉米品种试验及示范推广以及相关技术培训是重要内容。

  培训班由袁隆平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隆平高科)和尼农业与土地管理合作部共同承办,为期46天,学员35人。据了解,除理论课程外,来自中国的专家还将和尼泊尔同行一道,带着学员前往玉米种植地进行实地研究和授课。

  尼农业与土地管理合作部部秘(常务副部长)于巴克在仪式上表示,尼政府一直在大力发展农业,为不断增长的人口提供粮食,但大米和玉米的产量一直停滞不前,希望此次培训班能够帮助尼泊尔学到中国技术、缓解玉米供需失衡,避免粮食危机。

  据尼国家玉米研究中心项目协调人柯伊拉腊介绍,玉米是尼仅次于大米的重要作物,约占全国总谷物产量20%。

  尼泊尔是一个农业国家,但全国75个县中有38个县存在粮食短缺问题。尼泊尔从印度等国进口粮食,进口量年均增长约15%。

  据了解,隆平高科自2016年开始执行为期三年的援尼农业项目,在杂交水稻和玉米的育种和制种等方面取得成效。隆平高科副总裁周丹在仪式上说:“通过此次培训,将更加广泛地培养当地农业人才,进一步提升尼泊尔杂交玉米科研和推广水平。”(记者周盛平)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敢于担当,
  • 香港特区政府公布“粤车南下”将于今年11月
  • 国台办:赖清德是不折不扣的“和平破坏者”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