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巴西赶圩可能会遇到“香蕉价” 一块玛瑙石只要5元多
2014-07-01 10:34 来源:闽南网
0
这些特产的售价,不按大小,不按分量,全部按个卖,店主随你挑。
闽南网7月1日讯 对于生活在中国都市中的人来说,“赶圩”两个字相当遥远。在巴西,不论当地经济是否发达,赶圩都是一项传统,在那里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心仪的商品却只要“香蕉价”。
有不少日本侨民,鲜有中国人
在圣保罗、巴西利亚、萨尔瓦多这些城市里,记者走过很多固定的集市,华人是固定集市不可缺少的元素。昨日,记者遇到了只有周四和周末才有的集市,鲜有中国人,却有不少日本裔。
而在商品方面,以手工艺品和农产品为主。在巴西近两亿人口中,日本侨民占了近1%。农场主大都是巴西人和日本侨民。大约100多年前,一批从冲绳和琉球来的日本所谓的“次民”到巴西内陆垦荒。他们大都不会说日语,以种植蔬菜为主业。每名小贩的摊位只有两三平方米的摊位,在交给政府5雷亚尔的摊位费之后,便可以安心做生意了。
无公害农产品是主流
在这里集市的物价和巴西的超市相差无几。一棵包菜要3雷亚尔(约8.25元人民币),一公斤西红柿最便宜要4雷亚尔,而草莓则开出天价,一公斤要30雷亚尔(约合85元人民币)。即便商品价格高昂,当你走过水果摊时,摊主还是会主动上前让你免费品尝水果,买卖随缘,生意是否做成他们都带着笑脸。最重要的是,这些蔬菜水果是无公害的,生吃也不会影响顾客的肠胃。
鸡爪卖给中国人
与蔬菜相比,肉类和海鲜的价格比较亲民。三文鱼一公斤42雷亚尔,用来做牛排的牛肉26雷亚尔一公斤,而带筋的牛肉每公斤15雷亚尔。巴西的鸡脯肉要18雷亚尔一公斤,只有中国人才买的鸡爪却只要4雷亚尔一公斤。一名当地华人表示:“过去鸡爪是白送的。巴西人不会吃鸡爪和猪脚,都拿来喂狗。后来巴西人发现华人爱吃这些,就开始卖钱了。”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