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看待华夏战鲁能两争议判罚 两判例具体介绍
裁判员没有进行判罚,比赛继续。球发展到中场附近,裁判员鸣哨中止比赛。
瞬间
此时按住耳麦和视频助理裁判(VAR)沟通,沟通了大概20秒左右,裁判员做出了电视画面手势,跑到场边观看视频。
瞬间
瞬间
看完视频后,裁判员回到场内,以坠球的方式恢复了比赛。
瞬间
整个过程如上所述。
下面我们开始分析问题
这个球,从场外VAR的角度去分析。球在比赛进行到中场时,裁判吹停比赛,按住耳麦和VAR沟通。说明本场比赛的VAR通过查看之后,认为59分钟,鲁能队3号队员用手臂挡球,认定为手球犯规(VAR指南中要求,VAR认定明显的、清晰的球点球犯规,应当提示裁判员)。
这里要明确一点,这个球一定是场外的VAR提请裁判员回看,而不是裁判员要求的回看。当值裁判员通过场边视频回看之后,认为这个球不是手球犯规,因此维持了自己的原判。作为场外的VAR,当球点球发生时,VAR必须认为当值裁判员做出的决定是个明显、清晰的错误时,才能够提示裁判员。
对于这个球,VAR的认定裁判员应当是漏判了球点球。但按照VAR指南要求,鹰眼认为,这个球不是一个十分明显、清晰地手球犯规,不是一个明显的裁判员漏判球点球,因此VAR应当不给裁判员做出提示。而且从事实结果来看,这个球裁判员没有采纳VAR的意见,维持了自己的原判,说明这个球VAR与裁判员的配合是个不成功的配合判例,导致了比赛没有必要的中断 。
关于FIFA对故意手球判罚的参考因素提醒裁判员考虑队员手臂的位置是否自然(是否扩大防守面积,英文是making body bigger;手臂的位置是否冒有危险taking a risk)。
故此,如果防守队员将手臂放置有危险的位置,裁判员可以判罚故意手球。
那么我们从裁判员的角度来分析一下这个手球。华夏幸福在射门的时候,鲁能队3号队员转身封堵,球触及到了他的左臂。这个队员出来封堵,是冒着有手球风险的可能性的,手臂的位置属于非正常位置。因此这个球应当是个故意手球犯规,作为裁判员应当判罚球点球。
VAR的宗旨
最小的干扰、最大的受益。就事论事,本场比赛除了上述这个判例配合不太成功以外,其他几个进球,VAR的查看速度都很快、很职业并尽可能的减少了比赛的中断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