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叹中国乒乓人才:里约近3成球手是中国人(图)
中国乒乓军团再次在本届奥运会上包揽了所有项目的金牌,自从乒乓球1988年成为奥运项目后,中国人包揽了总共32枚金牌中的28枚,不仅如此,强大的中国乒乓军团人才库还不断向外国输送人才,《纽约时报》指出,在里约奥运会上,至少有44名乒乓球运动员在中国出生,其中只有6人为中国军团而战。
外媒叹中国乒乓太强
倪夏莲1983年就帮助中国队夺得世锦赛团体金牌,但她却无法说服她的教练自己乃中国最好的乒乓球选手,于是,她选择了离开。上周,53岁的倪夏莲已经第3次代表卢森堡参加奥运会。在倪夏莲离开中国时,当时中国乒乓球人才外出的例子并不多,但随后逐渐成为风潮。在参加里约奥运的172名乒乓球选手中,至少有44人在中国出生,但只有6人代表中国出战。
各国都会吸纳其他国籍的优秀运动员为己所用,例如美国就拥有数十个出生在外国的运动员,涉及20多个体育项目,但在乒乓球项目上,外籍比率却远远超过其他运动,本届奥运会各国的乒乓球选手中,就有超过1/3是来自外国的。
没有哪两个中国留洋乒乓人才的故事是相同的,但基本上也是类似的:都是因为中国乒乓人才辈出,他们或因为无法入选中国国家队,或者无法圆奥运梦,被迫远走他乡为其他国家效力。倪夏莲说:“中国的竞争太激烈了,我现在已经没有勇气再面对那样的竞争。”华裔兵乓球名将王臻说:“在我失去进入中国国家队机会后,我仍旧还年轻,我仍旧有梦想。那时我收到了加拿大的邀请,我就来了。”
但无论中国乒乓留洋军团如何日益壮大,他们还是无法击败来自中国的选手,墨西哥选手马尔科斯-马德里说:“我知道我必须更努力训练才能追上他们。”更关键的是,现在中国乒乓军团留洋越来越低龄化,例如今夏代表巴西出战、22岁的圭林,在12岁就来到巴西,现在她的所有队友都认为她就是巴西人。
而去年29岁才离开中国、现在为卡塔尔效力的李平则是另一种代表,李平说:“我不认为代表哪个国家上场更重要,重要的是参加奥运会和展现自己的能力。”据悉,为了避免中国留洋乒乓军团低龄化,国际乒联已经在酝酿出台新政,禁止21岁前转投外国的中国乒乓球选手参加除奥运会以外的一切大型比赛。
国际乒联主席维克特还表示,他打算推广一项计划,派出外国小球员前往中国培训,并在中国乒协的帮助下学习成长,从而提高其他国家的乒乓球水平。据悉,这项计划还是早期阶段,但已经有了自己的名字——中国制造。维克特说:“如果一项运动总是一家独大是困难的,但这不是中国人的错,其他国家需要更加努力。
(飞翼)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