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幼童疑似被舅公虐死 全台湾5万少儿处于高风险边缘
据台湾媒体报道,新竹传出幼童疑似被舅公虐死,且为列管的高风险个案。卫福部表示,全台有2.4万户高风险家庭、近5万名儿少列管,因经济、教养等问题,需外界协助。这些列管家庭与儿少,会由县市社会局的社工定期访视,若有受虐或性侵疑虑,则协助安置。针对新竹个案,已要求地方提出检讨报告。
台“卫福部社家署副署长”陈素春表示,根据儿少法规定,高风险家庭有责任通报人,包含老师、保母、医事人员、村里长、公寓大厦管理员、警察、户政人员等,去年通报列案的共2万4334户、4万9033名儿少。
近来接连发生孩童被照顾者闷死或虐死事件,林维言说,就她了解,基隆市发生的父亲疑似闷死儿子个案,并未通报高风险家庭;而新竹的个案虽有通报,仍发生憾事。已要求地方政府提出专案检讨报告,至卫福部与社家署、保护司等单位共同讨论。
高风险家庭数目越来越多、形成原因也更错综复杂,但各县市社政资源不尽相同,能做的程度也就同。新竹县社会处长田昭容表示,全县高风险家庭有134户,共262位少年与儿童,但仅有8位社工负责,人力不足。
全市有3313户高风险家庭的新北市,今年1至6月就受理6019件高风险通报案,由于案件量庞大,各局处针对各自业务范围相关“主动”预防,并采“多元派案”模式分案至各局处协助相关事项。
高雄市每周至少由社工员电访及面访各1次;人力短缺的台东县,229户高风险家庭,有107户委托世界展望会社工人员介入关怀及管控;屏东县503户高风险家庭由19名社工,每个月最少进行1次面访和电访;嘉义、云林、澎湖等县市则委托社福团体,每月1次家访。
但从新竹县的这起个案,暴露出即使是列为高风险家庭,电访、面访得到的结果,仍与孩童实际生存状况有相当落差。许多补救措施,往往都是发生致命惨剧才会修正。
如桃园市目前处理儿少保案件,社工必须4天内到访,若情况紧急视状况调整、随时到访,这套制度就是在2010年发生中坜角头陈文庸杀女埋尸案后,社工并不清楚女童父亲黑道背景,虽有到访、但仍错失营救女童,社会处痛定思痛,根据案件缺失调整修正作为。
至于上周台南发生卓姓精障男掐死两岁儿子,还抱着儿子全裸坐在家门口,不仅社会哗然,也带给台南市社会局相当震撼,正评估修改制度,研拟将精障低收家庭全面列入高风险对象。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