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青年大陆创业:这里机会可能是台湾的好几千倍

海外网   2016-12-06 11:47

­  【编者按】

­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大陆迎来前所未有的创业热潮。跨海而来的台湾青年们,带着梦想和坚持,在大陆书写着他们精彩的创业故事。海外网记者通过采访数十组在大陆创业的台湾创客,选取拍摄了具有代表性的六个主题故事,与大家分享他们的创业点滴和人生选择。

­  --------------------------------------------------------------

­  2016年11月1日,北京,中关村。

­  正是在这里,聚集着联想、百度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企业近2万家,这个被誉为“中国硅谷”的城市一隅,见证了中国互联网企业的飞速繁荣。越来越多的青年创客,选择在这里,让虚拟的互联网照进现实。

­  洪礼赫、徐海波,一个来自台湾,一个来自湖南,一个是个性温和,内敛细致,一个酷爱挑战,无所畏惧。在他们身上,我们似乎到了台湾青年与大陆青年略显不同的个性特征。

­  在大众的印象里,台湾年轻人崇尚“小确幸”,不想闯荡,只愿安稳度日,岁月静好。而大陆的孩子,由于从小就接受了残酷竞争的“洗礼”,往往更有“闯劲儿”。截然相反的形象,让人联想到最近大火的电影《七月与安生》,在故事尾声,温文尔雅的七月剪了帅气利落的短发。

­  尽管性情温和,但洪礼赫却是个“非典型”的台湾青年,他没有回到台湾,享受安逸的生活,却因为对互联网的浓厚兴趣,来到了北京。当台湾“北漂”遇上大陆“北漂”,故事又会是怎样的呢?

­  台湾青年:到大陆创业,机会可能是台湾好多倍

­  2016年8月,洪礼赫和李苏原两个来自台北的男孩儿,决定要来大陆闯一闯,在中关村,他们创办了人生中的第一家公司。——“真饭见”。

­  “我个性一直都是这样,我很欣赏Mark Zuckerberg穿着拖鞋去开股东大会这种态度,觉得是很酷的一件事。”提起心中的偶像,洪礼赫显得有些兴奋,在他眼中,互联网创业是个新鲜有趣的尝试。

­  洪礼赫说他在美国留学时就动了创业的念头,对于创业,他也有自己看法,“其实帮别人打工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当然做老板更是,只是我觉得,你要有自己的事业,才能把你的想法贯彻始终。”

­  说起创业初期找合伙人,洪礼赫认为,相互信任十分重要。提及他和“小伙伴儿”李苏原最初相识的情景,他回忆道“我们是考高中时,参加校外的补习班认识的,相识12年了,彼此都知道对方的能力,也都互相了解。”

­  多年挚友变合伙人,对于洪礼赫和李苏原来说是种特别的缘分。他们希望能让有趣的想法付诸实践,于是,把“吃饭”这件小事和互联网结合了起来。

­  “科技越来越进步,人与人之间却越来越陌生,这是一件非常奇怪的事情,每个人在公交车上都低着头,没有人在互相交谈。”这是李苏原初来大陆的感受。

­  “我们真的希望用一顿饭,见到你想见的人。”洪礼赫和李苏原都认为在众多的社交软件里面,没有一个能够真正解决人与人之间越来越陌生的问题,因此,他们决定研发一个社交软件,让年轻人以“约饭”的形式来交朋友。

­  陌生人真的愿意坐在一起吃一顿饭吗?这可能是很多人都会产生的疑问,但洪礼赫认为“中国人不喜欢一个人吃饭,更喜欢面对面坐下来一起吃饭,这个想法比较符合中国的传统文化。”

­  让陌生人通过吃饭社交,更容易被年轻人接受,所以“真饭见”的用户多以18至30岁族群为主。公司成立的第二个月,他们成功举办了第一个主题活动,吸引了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

­  来到大陆,让洪礼赫看到了人生更多的可能性。

­  洪礼赫认为,台湾年轻人眼中的世界比较小,创业的风潮也不是很盛行。“提起创业,台湾人一般想到的是,开餐厅、开咖啡厅,或者是开个酒吧,台湾市场太小了,对创业这个东西是很陌生的。”

­  李苏原也说,身边许多的朋友也都有创业的梦想,实践度却非常低,因为在台湾缺少这样的氛围,而“在大陆,机会可能是台湾的好几千倍。”

­  母亲在上海定居,让洪礼赫对大陆并不陌生,也渐渐看到了两岸年轻人的一些差别,“现在的台湾青年,抱怨太多,做的太少。”

­  洪礼赫说,台湾青年与大陆青年最大的差别,可能就在执行力、行动力上,“大陆年轻人比较接地气,行动力更强,有了好的想法,立刻就去实践。”他建议来大陆创业的台湾青年,“团队里不要都是台湾人”要尽可能融入,与大陆青年互相学习。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频道推荐
  • 四平市纪委监委公开通报3起违反中央八项规
  • 2025年5月有多少个工作日要上几天班 五月工
  • 父母成为失信被执行人 会影响孩子高考、考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