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台海新闻 > 正文

台年轻人为何不爱 “出海 ”?只因回家难

2016-03-03 11:31 来源:海峡导报 0

  当前台湾各行各业中,以船员的需求量最大、起薪也最高,长荣、阳明每年都“苦征”船员,月薪超过10万元(新台币,下同),然而愿意长时间待在海上的人依旧寥寥无几。而在渔村中,选择以出海捕鱼为职业的台湾年轻人也越来越少,由于工作辛苦且有一定的危险性,即使回报再高,也少有台湾年轻人愿意接手。

▲艰苦条件让台湾年轻人对船员职业望而却步

  船员招不到 只因回家难

  据台湾媒体报道,当前船员这个职业在台湾最缺人。长荣、阳明等知名的海运公司,每年都要“苦征”船员,月薪超过10万元,而且船员大部分时间都在海上度过,也没什么需要开销的地方,赚的钱几乎都能存起来。只是,台湾年轻人不愿吃苦,所以“征才广告一整年没撤下来过”。海运业者指出,以台湾的船队规模换算,船员需求数至少是16000人,但台湾船员仅有4000人,缺额只能用外籍船员补。

  台北海洋技术学院海空物流系的蔡绚丽主任告诉导报记者,虽然这些海运公司开出了诱人的工资,但是年轻人要上船工作还需要有相关的证照,并不是完全没要求,不过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船员不能经常回家,一走可能就是两三个月,家长也不放心。相比船员而言,从事海运内勤工作的年轻人,例如货代、报关等,大学生起薪在2.8万至3万之间,但每天可以回家,对家长来说,宁愿孩子少赚一点,希望他们可以过上正常的家庭生活。

  渔民老龄化 收入不稳定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台湾四面环海,渔村中的渔民自然也多以讨海为生,但如今,乐于当渔民的台湾年轻人也越来越少了。厦门台商欧修智是澎湖沙港东村人,春节回乡他就发现,如今渔民老龄化现象更加严重了,他们村出海捕鱼的大多是五六十岁的渔民,甚至有七十多岁的,而四十岁以下的年轻人几乎没有。原因是,捕鱼毕竟是个辛苦活,且有一定的危险性,长辈们都不愿意孩子从事这个职业,还是会鼓励年轻人要好好读书到大城市里谋个出路。

  据导报记者了解,如今澎湖的渔船,大多是一名当地的船长,配着三五个印尼船工,外劳的月薪在2.4万左右。一般都在澎湖附近海域作业,夏天捕小管的多,冬天则主要捕土魠鱼,一艘好一点的船只价格是两三百万,一年下来,如果鱼捕得多,可以赚到五十几万人民币,但如果收成不好,也就只能赚几万块人民币了。(记者 杨思萍)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到头了;
下一条:台湾八仙尘爆患者 面临长肉长神经之痛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