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8位学者发起集资筑巢 花了27年打造“桃花源”
台湾“中研院”及岛内8位学者,为打造“桃花源”,集结500会员、12亿元(新台币,下同)资金,买下基隆、汐止山坡地,兴建“学人社区”;随后却碰上林肯大郡、保育动物栖息等问题,筑巢梦一波三折;一转眼27年过去,去年终于陆续交屋,许多会员等到白发苍苍,甚至撒手尘寰。
◆“学人山庄”的居民走路就能到当地知名景点泰安瀑布观瀑,自然美景犹如国画。但山庄距最近便利商店需开车10分钟,站在山庄大门外,手机信号“零格”
连遭三个关卡,停摆13年
1988年,台湾房价飙高,台湾“中研院”及岛内8学者有感房价暴涨、一屋难求,组成“学人社区”筹委会。
委员会八成会员为“中研院”学者,也有台大、政大、师大、“清大”教授,自力造屋消息一出,吸引500会员加入。他们之后成立了开发公司,分3期在基隆、汐止买下85公顷山坡地,公司营运以农地买卖、建案交易为主,并提供会员以股份折抵9折现金优惠价。
学者向往美式花园“House”,原规划1公顷土地建10户,每户150坪(一坪约3.3平方米,下同)绿地,造价仅当时市价四成,会员以认购坪数缴纳150万至200万元不等,预计3到5年完工交屋,孰料,难度比想象的高。“学人社区”筹建过程接连遭遇3大关卡,一是保育类动物栖息地问题,二是当时台北县府停审汐止山坡开发案,三是“集村农舍”法条限制;但学者们凭借专业一一面对,并克服难关。项目一度被迫中断,“停摆13年后,才出现一丝曙光”。2011年以“集村农舍”名义申请社区开发七堵泰安,并通知500名会员认购,辗转以“社区”形式建5栋共11户的“学人山庄”,去年完工后陆续交屋,也算一圆梦想。
85公顷土地仍无法开发
“学人社区”打造台湾版陶渊明“桃花源”,完工后,却传出康姓、王姓会员积欠20%股金及委员会变更设计等争议,现任主委华昌宜愤而提告,新北地院判华胜诉。华昌宜说,虽有投资客担心利益不保,但前景瑕不掩瑜。
不过,当初买下85公顷土地,迄今无法开发,部分会员陆续离世,也衍生土地继承问题。“桃花源”后续问题仍将是一场考验。
相关新闻
一般民众想效法行不通
台湾房价高、地价贵,学者专家、科技新贵自力造屋打造人间桃花源,成功案例少之又少,一般民众如想效法,可行吗?台大建筑与城乡研究所退休教授华昌宜坦言:“行不通!”
华昌宜说,“政府”以“矫枉过正”心态,严格限制山坡地、农地开发,却没有配套措施,未来恐“无地可建”。
华昌宜表示,如基隆山地多于平地,可用建地不多,应在不影响水保、安全前提下,松绑山坡地开发建筑管理办法,而非一味限制;此外,农舍回归农地农用,公平正义实属合理,但适度松绑法令才可呼应有实际需求者。
华昌宜认为,“修法”有其必要性,但话锋一转又说,法令松绑势必引来如同苍蝇般的建商、投资客进入市场,“政府”如何发挥“苍蝇拍”功能,除匡正地价税、加重房地合一税外,应避免土地资源被少数人垄断。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