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览三明桂峰村 好似一场时空穿越之旅
小桥、流水、人家、清幽的环境,仿佛可以让时光慢下来
桂峰村层层叠叠的梯田,犹如云梯直上云端
漫步古茶楼下,仍能感受到浓郁的文化气息
闽南网3月26日讯 三明市尤溪县洋中镇的东北部,“藏”着个小村子——桂峰村,村里有数百株四季桂花,常年芳香四溢。走进小村,明清时代的繁华街区跃然眼前,数十座不同年代、风格各异的古建筑,让你仿若穿越时空。而小村附近的层层梯田,与村落袅袅炊烟、村中劳作的人群,组成一幅浓浓的山水田园画。
安利驴行线路
从福州上福银高速,在尤溪县洋中高速路口下,进洋中镇有指示牌到桂峰村,全程约2小时车程。
数百株桂花芳香四溢
汽车驶入村口,一阵阵桂花香扑面而来。向导蔡先生说,桂峰村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追溯到唐乾宁期间。鼎盛时,村里有上千株桂花,现在村子附近仍有数百株桂树,桂峰村的名字也由此而来。
走进村子,可见一条小溪穿村而过,溪上有三座小桥。
向导蔡先生领着我们来到第一座小桥边,小桥名叫石印桥,这里是桂峰村最繁华的地方,好比福州的“东街口”。桂峰曾是尤溪内地达官贵人、商贾小贩往返福州的必经之路和食宿的唯一中转站,由此这里迅速繁荣起来。在最繁华的明清时期,这里四周酒肆、商店、作坊林立,酒香、肉香、花香沁脾。现在我们置身其间,仿佛还能看到桂峰过去的繁华。
“石印桥,始建于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因桥下有一方巨石如印而得名。”向导介绍,石桥周边种有四株金桂、两株紫荆,桂花树头的石墩砌成圆形、半圆形、长方形、方形状,称为日、月、书、印,象征着美景如日月一样永恒,寓意财富、权力源自于知识。
桂峰村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有路皆石,曲巷通幽。向导蔡先生说,桂峰村因受地形限制,有历史以来移山填海式的建设不多。即使村中局部建筑遭火灾之劫,大多也是在原址复建,为此现在仍保留了较为完整的传统村落风貌。
数十座古建筑各具风韵
据记载,桂峰村明清两代中进士3名,中举人12名,中秀才412名。这些历史文化名人,为当地留下了丰厚的文化积淀,也传下了崇文尚学的精神财富。
建筑是历史的镜子,村里有近40座不同建筑风格、不同年代的古建筑。现在这些古建筑虽然多数已人去楼空,但漫步其中,仍能感受到浓郁的文化气息。蔡氏宗祠门楼小巧华丽,左侧墙檐有“凤朝牡丹、鸳鸯戏水、四喜登梅、孔雀开屏、鱼跃龙门”组画。右侧墙檐则有“福寿平安、花开富贵、梅鹊争春、傲霜秋菊、喜气馥沁”组画,美轮美奂。
村中还有一条古街,古街两侧有一排紧密相连、小巧玲珑的古建筑。这些建筑年代大多为清中后期,最具特色的是,各座屋面用封火墙隔离,一旦发生火灾,就能起到堵塞火路的作用。
现在虽不是稻谷成熟的季节,但桂峰村附近层层叠叠的梯田,犹如天梯直上云端,只要拾级而上,仿佛就可以登上蓝天。站在山腰,放眼望去,密密麻麻的梯田,就像串串珍珠点缀大地,又如颗颗明珠撒落人间。(海峡都市报闽南版记者 朱丽萍 关铭荣 文/图)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