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闽南网 > 新闻中心 > 福建 > 三明 > 三明新闻 > 正文

三明:勤务改革 守护万家灯火

三明日报   2022-12-23 10:21

  12月17日下午,三元区三钢群英二村46幢住户报警:精神病患者男子郑某突然发病,在楼下持刀乱喊,狂躁不安,附近居民都不敢靠近。

  警情就是命令。三元公安分局巡特警反恐大队“黑豹一号”警组民警赵亮、梁伟林及两名辅警赶到现场,发现那名男子手持菜刀正在楼下,情绪十分激动,不让任何人靠近。情况紧急。特警队员兵分两路:一路疏散群众,守在大门口,一路会同三钢分局民警随时准备控制那名男子。民警了解到郑某多次报警称噪声影响其休息都没有解决,郑某情绪激动不让民警靠近,民警耐心安抚他,趁其不备将刀夺下,郑某的情绪渐渐稳定,民警将其交三钢分局处理。

  危难之处显身手,这是三元巡特警忠诚护民的一个典型案例。2021年11月8日,三元公安分局在全市率先启动主城区巡逻防控勤务改革。一年来,三元巡特警反恐大队牢固树立“城市安全主人翁意识”“平安托底意识”和“一线实战意识”,全面推行主城区巡逻防控勤务,取得明显成效。

  勤务运行实 管控更有力

  8月23日10时许,列西水榭新城门口一市民被穿军装的男子强行拦下买鞋,交付了5000多元。接到报警,民警章永彪、辅警黄进钧立即到达现场,查看事发地监控,找寻嫌疑人活动轨迹,发现嫌疑人在某酒店活动。遂联合派出所民警成功将安某等6名嫌疑人抓获。

  大队把每个巡防警组作为一个作战单元,科学部署,有力打击犯罪,实现发案率稳步下降。

  根据实时治安形势和巡区重点难点,大队灵活编排巡防梯次,推行“1+2”或“2+1”警力模式,实行三班二运转,在巡区范围内开展“三巡”立体防控即车巡、步巡、视频监巡模式,适时加入巡区派出所巡逻力量和“红袖标”群防群治力量,提升巡防管控能力。

  一年来共接警17943起,占主城区110接警数的80.2 %。接处警组当场调解纠纷4300余起,破获刑事案件13起,抓获网上在逃人员4人,警情当场处置率达82%。

  管好“防控面” 守好“关键点”

  大队在城区6个派出所设置6个巡防警组和9个高峰驻点,承担高峰驻点、平峰巡线、就近接处警等任务,全时段驻守在巡区内。高峰时段,在重要路口、党政机关、校园周边和人员密集场所及重点部位的驻点显警;平常时段,在巡区内开展巡逻工作,做到“有警接警,无警巡逻”,屯警街面。认真落实“1、3、5分钟”快速处置要求,大队黑豹一号、黑豹二号、黑豹三号,遇暴力警情或其他重大紧急警情时,根据指挥中心调度指令和巡逻防控勤务领导小组指示部署,快速到达现场,制止犯罪。

  大队把“再快一秒钟”作为目标追求。9月27日11时2分,广景花园有人被刀砍伤,事态紧急,巡防2号3分钟内赶到现场,对伤员展开救助,并对现场进行封控,防止嫌疑人外逃,6 个巡防警组和黑豹3个警组立即按照驻点开展卡口封控,第一时间封控主城区外围九个布控堵截卡点,控制了事态、降低了危害、减少了损失。

  动态化巡控 处警“街面化”

  在建立“驻点、巡线、控面”巡防勤务模式基础上,大队最大限度屯警街面,实现了接警处警街面化、服务群众街面化、矛盾调处街面化,维护了主城区治安秩序和稳定。

  12月3日20时38分,三元区某新村因小区改造,井盖松动,一名女子不慎掉到化粪池内。接警后,民警杜奕枭,辅警黄进钧、李少雄火速赶到,此时,一女孩正紧紧拽住那名女子的手,惊慌失措地喊着:“救救我妈!救救我妈!”女子体力渐渐不支,杜奕枭一步冲上去,探下身,一把将女子从化粪池中拉上来。

  在坚持“屯警街面、动中备勤、扁平指挥、快速高效”的基础上,大队新建了崇宁警务站和高岩警务站,充分发挥警务站前端支点作用,实行24小时值班备勤制度。同时依托警务站,强化派出所、巡特警、交警等专业警种之间的联动,建立网格化、动态化巡控体系,做到重大警情时以优势警力第一时间相互支援。

  一年来,巡防警组共挽救轻生人员160余人,救助走失老人、小孩600余人,处置求助类警情7600余起。(邱 云)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今日(7月31日)最新油价查询:92号95号汽
  • 上半年我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同比增长99.3
  • WTA1000蒙特利尔站 | 张帅、蒋欣玗携手各自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