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一男子冒充公职人员被抓获 2名女性被骗29万多
一个混迹于市井的无业人员苏某某,相貌平平,无权无财,仅凭如簧的巧舌,博取了他人的信任。数月之久,这个“江湖浪子”在2名受害女性之间游走、周旋,不仅骗色,还骗取290607元人民币,最终被三明警方抓获归案。
骗财骗色的“情人”
苏某某案发时38岁,住在三元区。平日只是喝酒、打牌,四处闲逛。2014年7月初,很偶然的,他通过微信添加附近的人,认识了40多岁的被害人王某某。苏某某对其谎称:自己叫“谷某某”,是政府部门的人,在单位为领导开车。苏某某能说会道,甜言蜜语,两人聊得甚是欢畅。之后,苏某某经常约王某某吃饭、游玩,两人见面的次数越来越多。王某某罔顾家庭,渐渐和苏某某发展为情人关系。
王某某是公职人员,在她的心里,苏某某是个能人:父亲是退休领导,母亲是退休医生,他本人也和领导关系好,很能打点事情,是个非常值得交往的人。
后苏某某得知,王某某有一笔棘手的民间债务纠纷,于是主动提出,利用自己的关系为她摆平。虽没有后续,但苏某某如此表示,这更增加了王某某对他的信任。
8月中旬,苏某某称自己在南京有个水电项目,缺7万元材料费,王某某毫不起疑,借同事的信用卡套现7.3万多元,交给苏某某。约定一个月后归还,王某某还可以得到四分之一的股份。
谁知,9月中旬时,苏某某又说母亲生病住院了,20万元定期存款取不出来,没法把钱还给王某某。碍于情人颜面,王某某并没有继续催逼。
旧债未还,新的开销名目又来了:9月至10月间,苏某某又以投资龙岩水泥搅拌厂、南京水电项目工人受伤等为由,继续找王某某借钱。后来,甚至称自己和领导被省纪委查了,央求王某某转钱,帮助自己取保候审。
短短数月间,苏某某已经向自己索要27万多元,王某某不由地起疑。她开始频繁催促苏某某还钱,却换来新老板中风等说辞。
12月9日,王某某吃惊地发现,苏某某的领导本该等待出庭,不能联系外人,却给自己打电话了!这才发觉一切都是骗局。王某某立刻报警,而苏某某已音讯全无。
脚踏两只船的“爱情骗子”
然而王某某不知,就在苏某某和自己打得火热的时候,还和另一位女性交往甚密。
2014年6月底,同样是通过微信添加附近的人,苏某某认识了受害人陈某某。同样,苏某某也自称为“谷某某”,是机关驾驶员。陈某某40多岁,离异多年。苏某某风趣体贴,他的出现,让陈某某灰暗的生活多了一抹色彩。两人很快发展为男女朋友。
苏某某经常和陈某某见面、吃饭,甚至租了一辆车带她去兜风散心。陈某某觉得:男友真的很体贴!
但没过多久,苏某某家的“不幸遭遇”也随之到来。7月初,苏某某向陈某某哭诉,说母亲在上海旅游时摔倒了,需要开刀治疗,希望陈某某借给他2.8万元。在苏某某写下欠条后,陈某某分几次把钱转给了他。
7月底,苏某某又提出,母亲要从上海转院到北京,医药费没交齐,医院不办出院手续。于是,陈某某又转了3000元到陈某某“阿姨”的账户。几天后,苏某某又哭着说,母亲去世了,要丧葬费。被爱情冲昏头脑的陈某某便又转了3000元给苏某某。这期间,为了不让陈某某起疑心,苏某某将一本伪造的房产证交给陈某某保管,并还给了她1.5万元。
其实,陈某某的生活并不宽裕。8月份,她开始催促苏某某还钱。不料,苏某某不仅不回微信,电话也不接了,还经常以在乡下出差等理由拒不见面。可怜的陈某某始终对苏某某抱有幻想,不认为他是个骗子,直到警察找上门,陈某某才如梦初醒。
2015年1月19日14时许,苏某某在梅列区东安新村某麻将馆被抓获归案,逍遥自在、左右逢源的浪子生涯结束了。而他“行走江湖”的“法宝”,不过是被查获的一张假身份证、一本假驾驶证、农业银行卡和两部手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