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市档案公共服务效能日益凸显

三明日报   2018-05-28 19:43

  日前,三元区“村档乡管”工作已进入验收阶段。目前,三元区8个乡镇(街道)的79个村(社区)的档案已全部由所属乡镇(街道)管理。

  “村级档案纷繁复杂,村级组织却普遍存在档案管理基础条件差、档案意识淡薄等问题。‘村档乡管’规范了档案管理,让村级事务有据可查,让村级决策有据可依。”区档案局局长王华告诉记者。

  2016年,市委、市政府决定在全市推广建宁县“村档乡管”的成功做法。目前,全市12个县(市、区)共142个乡镇(街道)、1910个村(社区)全面开展“村档乡管”工作。“村档乡管”是我市强化服务功能,做足服务文章,促进档案管理提质增效的一个缩影。

  档案管理提质增效,完善硬件设施是支撑。目前,在已列入国家中西部地区县级综合档案馆建设规划的县(市)中,建宁县、大田县综合档案馆已落成并投入使用;泰宁县、将乐县、永安市综合档案馆项目建筑主体已完工;明溪县、清流县综合档案馆项目将于年内开工并完成建筑主体工程;尤溪县、沙县综合档案馆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全面铺开。在体现综合档案馆服务功能方面,市、县各综合档案馆均建立了政府信息公开查阅场所,方便了广大群众查阅政府公开信息。

  我市十分注重打造档案品牌,着力增强档案管理的影响力。除率先在全省全面铺开“村档乡管”工作外,全面完成“乡村记忆档案”示范项目建设,永安市霞鹤村以“三馆两室一长廊”为特色的农村档案文化产品,获得国家档案局的高度评价。我市以“三明记忆”为主题打造三明档案微信公众号“互联网+”品牌,推出了《城市记忆》《致敬,1958》等一系列档案文化产品,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

  目前,我市档案公共服务效能日益凸显。市、县两级档案部门深入开展“架档案桥、连百姓心”活动,按照“档案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目标,初步实现跨区域“一站式”档案查阅服务。去年,全市各级档案系统共接待查档群众1.6万人次,提供档案资料3万多卷次,复印材料4万多页。近3年来,全市档案数字化建设稳步推进,截至去年底,市档案馆纸质档案全文数字化累计扫描436万页,占馆藏总量的37%,永安市、建宁县、梅列区分别完成馆藏总量50%、40%、30%的档案数字化。

  (三明日报记者 李远明)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福清将新增一座大型公园 设多个主题功能区
  • “魅力山海 灵秀莆田”演唱会筹备工作协调
  • 莆田市公安局:警惕“同城约会”诈骗陷阱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