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弘扬“滴水穿石”精神 为加快建设新三明贡献智慧和力量

三明日报   2018-05-10 13:52

  习近平总书记在《滴水穿石的启示》一文中指出:“一滴滴水对准一块石头,目标一致,矢志不移,日复一复,年复一年地滴下去——这才造就出滴水穿石的神奇。”这些年,宁德各级干部以“滴水穿石”的精神,一任接着一任落实习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取得了很好成效。我们学习借鉴宁德的先进经验,必须大力弘扬“滴水穿石”精神,进一步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为加快建设新三明贡献智慧和力量。

  滴水穿石,攻坚克难。“滴水穿石”是一种勇往直前的拼劲、一种久久为功的干劲。正所谓持之以恒最终必有所成,只要我们有“水滴”的决心、信心、耐心和毅力,咬定青山不放松,就能够把难事办成好事,把不可能的事变成可能。宁德历届市委市政府按照习总书记提出“开发三都澳、修建温福铁路、闽东建市”三大梦想的方向,带领闽东人民追寻梦想、顽强拼搏,现在闽东的建市梦、高铁梦都已经实现,三都澳也正在进行大开发,未来几年可望再造一个新宁德。学习宁德经验,就应学习这种“滴水穿石”的精神,对认准的事、议定的事,排除万难、一抓到底,不达目的不罢休。现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加快赶超的目标任务已经明确,这一目标决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够实现的,需要全市上下付出艰辛的努力,在打好三大攻坚战、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乡村振兴等任务面前,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攻坚克难、奋勇前进,唯此方能交出新时代三明发展的合格答卷。

  滴水穿石,锲而不舍。古语云: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一滴水的力量很小,其成功全在于日积月累的努力。发展经济也是如此,没有什么捷径可走,只能通过长期的艰苦奋斗,一任接着一任干,取得“由量变到质变的、滴水穿石般的变化”。可以说,大到一个地方的发展,小到一个项目的建设,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三明要想“多上几个大项目,多抱几个‘金娃娃’”,就应发扬“滴水穿石”的精神,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劲头,锲而不舍地抓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加快百亿龙头企业的培育,助推三钢集团、海西重汽等企业尽快成为带动行业发展的“金娃娃”。三明的发展经历了一步一步的前行,一点一滴的积累,才有了今天的成就,今后的发展还要靠一任接着一任干。作为领导干部,不光要有干事创业的激情,还要注意保持工作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对认准的目标,一张蓝图绘到底。每年一小步,几年一大步,以前仆后继的韧劲和执著,谋发展、抓项目、惠民生,不断创造出经得起历史检验和人民满意的业绩来。

  滴水穿石,甘于奉献。滴水能穿石,就是因为每个水滴都有甘于为总体成功作铺垫的精神。正如习总书记所说:“在一个经济落后地区抓发展,都不应该追求自身的显赫,应寻求一点一滴的进取,甘于成为总体成功的铺垫。”甘于奉献,要有“‘功成不必在我任期’的理念和境界。”功成不必在我,淡化的是一朝一夕的政绩得失,体现的是一种淡定从容的执政心态,是一种人生品质,是一种为人民服务的态度。领导干部作为“领头雁”,既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气度,不恋一时之功、不图一时之名,甘当幕后英雄,多做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的事;又要有“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担当,立足当下,把有基础的事办实,把有条件的事办成,把有优势的事办好,一步一个脚印推动三明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

  滴水穿石,久久为功。让我们秉承“滴水穿石”精神,以不畏艰难奋勇向前的气概、咬定目标锲而不舍的坚韧、百折不挠奋力拼搏的斗志,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切实把中央和省、市委的决策部署转化为实际行动,将规划蓝图转变为美好现实,努力为高质量发展和加快赶超作出应有贡献。(三明日报评论员)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三明泰宁:稻浪赶花 金种子富农家
  • 三明大田:攻坚行动保障重点项目建设进度
  • 三明建宁:巡察整改护民生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