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鹏回忆录新书出版:周总理养子传言不实 最佩服曹操
和毛泽东的谈话
1942年秋,李鹏到延安大学中学部学习。在一个星期六的下午,他从延安大学出发,步行去杨家岭。那时候,杨家岭是中共中央所在地,也是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陈云等中央领导人居住的地方。
李鹏到了杨家岭,找到了陈云。在陈云的窑洞坐了一会后,天色已近黄昏,陈云对他说:“我们去吃饭吧。”
于是,李鹏就跟着陈云到了小灶食堂。在这里,他见到了毛泽东。
当他和陈云正要开始吃饭的时候,毛泽东和江青进来了。陈云见后赶忙站起来打招呼,李鹏也马上跟着站了起来。大家打过招呼后即落座,毛泽东就坐在李鹏的对面,江青则坐在陈云对面。
毛泽东看了看李鹏,问陈云:“这个娃娃是哪里的?”陈云回答说:“他是延安大学中学部的学生,他的父亲是李硕勋。”听了这个名字,毛泽东想了一会儿,似乎不大记得起来了。
陈云这时马上补充说:“他是世炎同志妹妹的儿子。”当听到赵世炎的名字后,毛泽东兴致高了起来,他说:“世炎啊,我们熟得很啊,我们都在大钊同志手下工作过,他是革命的早期领导人,不过,世炎他们是搞工人运动的,而我是搞农民运动的。”
赵世炎是李鹏母亲的哥哥,李鹏的五舅。
这时,毛泽东又仔细打量了李鹏,停顿了一会,他说:“李硕勋同志我想起来了,他曾参加过南昌起义,后来听说在海南岛牺牲了。”陈云说:“是的,我和硕勋一起在江苏省委工作过。”
这时候,毛泽东又转来问李鹏:“你们正在学习什么功课啊?”李鹏回答:“我们正在学习整风文件。”
毛泽东又问:“你看小说吗?”李鹏说:“看。”他问李鹏:“看什么小说?”李鹏回答:“正在看《三国演义》。”毛泽东问:“你对《三国演义》的哪一个人最佩服?”李鹏脱口而出:“曹操。”
毛泽东听后感到十分惊讶,就追问李鹏:“为什么呢?”李鹏说:“曹操能团结干部。”毛泽东说:“那你举个例子。”李鹏回答:“官渡大战后,曹操取得了胜利,缴获了许多他的属下私通袁绍高官和谋士的书信,但他并没有采取什么处置措施。而是当着这些人的面把这些书信都烧了,因此团结了这一部分人。”
听完了以后,毛泽东点头称是。他对陈云说:“这个娃娃了不起,要好好培养,将来一定是个人才。”
李鹏后来回忆:“关于《三国演义》的那些评论,其实也并不是我个人想出来的,是一些老同志的议论给了我启发。不过当时我用比较简单和肯定的语言回答了主席的提问,因此得到了毛主席的称赞。”
毛泽东和李鹏这次谈话虽然简单,但是含义深刻。
“关于团结干部的那段话,这也是以后毛主席讲过的,要团结一起可以团结的力量,包括一些犯了错误的同志,只要他们承认了错误,并在实际中改正了错误,我们还是要相信他们。”李鹏说。
蔡畅妈妈和“李伯伯”
1941年2月,李鹏和一些共产党员被转移到延安时,进入中央组织部招待所,被安排住宿。这时候,李鹏看到一位中年妇女向他走来。那人叫了李鹏的小名:“兰兰。”李鹏立刻意识到,她就是“蔡畅妈妈”。
李鹏的母亲赵君陶和蔡畅关系十分密切。在大革命时期,1926年北伐军攻下武汉后,武汉成为当时的革命中心,李鹏的父母都奉调到武汉工作。蔡畅当时是湖北省委的妇委书记,赵君陶则是妇女协会的宣传主任,直接归蔡畅领导,是她的得力助手。
大革命失败后,她们先后回到了上海,赵君陶担任了中央妇委的秘书。后来,有老同志告诉李鹏,当时的中央妇委由“五姊妹”组成:第一位是瞿秋白的夫人杨之华,第二位是蔡畅,第三位是罗亦农的夫人李文宜,第四位是邓颖超,第五位是姓贺,名字李鹏不记得了。
赵君陶在中央妇委工作时,经常带着李鹏到妇委机关。后来,蔡畅告诉他:“那时候你长得胖胖的,两条小腿圆圆的,十分活泼和顽皮,我们都很喜欢你。”
这时候,在延安的蔡畅,已经是中央妇委书记。
接到李鹏后,蔡畅对他说:“你不要住这儿了,到我家里去住吧。”
李鹏跟随她步行来到了她住的地方,那里是中央组织部的所在地,位于延河之畔,河对面就是中共中央所在地杨家岭,后来成为中央党校一部的所在地。
在这里,李鹏第一次见到了李富春。
李富春和李鹏的父亲李硕勋是很好的战友。他们在中共江苏省委共过事,李富春曾在江苏省委先后担任过宣传部长和省委书记,李硕勋担任江苏省委军委书记。
此外,李富春和李鹏的五舅赵世炎有着非常深厚的革命情义。赵世炎、周恩来等在1920年春建立了旅法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在1922年6月建立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在法国留学的许多青年同志都是经过
赵世炎,周恩来介绍加入团组织的。他们中的很多人,如聂荣臻、李富春、蔡畅、陈云、李立三、邓小平,很快就正式转为共产党员。
当李鹏和李富春见面时,蔡畅介绍说:“这是你的李伯伯。”李富春高兴地把李鹏抱了起来,说:“你终于回来了。”
当时,李鹏身上有他母亲赵君陶给他应急的60元法币和给蔡畅的一封信。1941年初,李鹏离开重庆的时候,赵君陶就在儿子的毛背心里侧面缝了一个口袋,把钱和信装在里面,又用针线把口缝好。
见到蔡畅和李富春后,李鹏把60元法币和这封信交给了他们。信的大体内容是:我现在决定把我的兰兰送到你们的身边,希望你们抚养他,让他快快健康地茁壮成长起来。李富春和蔡畅夫妇看完赵君陶的信后,难过地留下了眼泪。
后来,李鹏被安排住在李富春和蔡畅夫妇住的窑洞隔壁。
李鹏在延安的时候,李富春和蔡畅夫妇对他多有照顾。
1944年,李鹏到南泥湾参加秋收。一天,他突发阑尾炎,于是就被送回了延安,住进中央医院进行开刀、治疗。
在李鹏住院的第三天,蔡畅就派人给他送了一封信,并且还带了一些食品,里面有馒头片,沙果,还有点红枣,这在当时算是延安最好的食品了。
信中,蔡畅亲切地写道:“你病了,我身体也不太好,不方便来看你,给你送一些食物,希望你好好养病,早日恢复健康,那时候你再到我们这里来,我们再见面,我相信你一定能战胜遇到的困难,好好听医生的话,早日好起来。”
在延安,李鹏还见到了时任中央组织部部长的陈云。
1941年3月,李鹏刚到延安后不久,陈云就派他的警卫员将李鹏带到了自己住的窑洞。
陈云见到李鹏以后,要他坐下,同李鹏谈话。陈云对他回忆自己与他父亲李硕勋的过往。
他说:“1931年顾顺章投敌叛变,顾是中共中央特科的负责人,因此凡是和他有过交往,接触较多的中央和江苏省委的同志,都有危险。当时的江苏省委就设在上海,除领导江苏省的工作外,还要领导上海党组织的工作。鉴于当时局势十分危急,中央得到消息后,立即通知这些同志撤离上海,周恩来就离开了上海,到了中央苏区。”
陈云接着回忆说:“在同年5月份的一天,我和你的父亲李硕勋,还有王明、潘汉年等同志约在一起,进了一家小饭馆,在一处僻静的角落里坐下来,吃了一顿饭。”
陈云说他当时还嘱咐大家:“为了革命的胜利,大家一定要保重,我们要看一看,今天在座的我们四个人,以后还能不能再见面!”饭后,按照中央的指示,他们分头撤离,投入到新的工作岗位。
“如今,王明、潘汉年和我都还在,唯独你的父亲在海南岛牺牲了。”陈云十分惋惜地对李鹏说。
(本文参考《李鹏回忆录(1928-1983)》一书,东方早报澎湃网记者林周灵整理)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