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复旦投毒案嫌犯林森浩被判死刑 庭审现场表情漠然

2014-02-19 11:32 来源:央视《新闻1+1》 0

  董倩:

  你觉得眼下有用的是什么?你会去考虑这些吗?

  林森浩:

  有用的不知道。我觉得我现在需要的是一个潜移默化,是一个慢慢地把自己的思维方式做一些调整。

  董倩:

  为什么要调整呢?

  董倩:

  我觉得思维方式是我能力上的弱点。

  董倩:

  调整还有用吗?

  林森浩:

  假如活着的话是有用的,死亡了就没用。

  白岩松:

  接下来马上要连线我的同事董倩,董倩你好。

  董倩:

  岩松你好。

  白岩松:

  整个采访我都看了,只是有点,我的感受是加着引号的淡定,甚至有一些平静。你采访的人也很多了,也可能面临着这样的场景,这一点是否出乎你的意料?

  董倩:

  的确是出乎我的意料,因为咱们有一句话叫人知将死,其言也善,当然这个我们不知道,毕竟是一审宣判的结果,它到底是不是一个死刑,我们不知道。但是形容人的这样一种状态,他应当是有一点感情注入在里面的,但是让我大出我的意料之外的事情,就是说他从头到尾他是平静,后来我发现这不是平静,是冷静。而且仅仅的随着谈话的展开,我才发现这个冷静的背后是冷酷。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尤其是我在问到他这个投毒的过程,还有心理状态的时候,他给我的感觉就说他不是在说自己在做的事情,而是在说比如他在做实验的时候,他面对一只小白鼠他这个实验过程会是什么样,他是在用这样一种非常冷静的口气在诉说这个过程,给人的感觉就是或者不是发生在他身上,或者就是发生在他身上,他也是在进行一个实验,而没有把对方当成一个活生生的人去对待,这是我的感受。

  白岩松:

  董倩在这个采访的过程中,尤其面对这样的马上要一审宣判的一个人进行采访之前,一定有你特别想寻找的答案,在你所有提问当中,哪个提问代表着你最想寻找的答案,你想寻找什么?

  董倩:

  我最关心的,我最想知道的答案就是他为什么要对一个同屋的这样的一个同学,他们同屋了两年多的时间,有什么深仇大恨让他对他投这样一个剧毒的药,这是我最关心的。

  白岩松:

  但是你有答案吗?在他的回答当中,他说了很多。

  董倩:

  我在其中我仔细在辨别他的答案,因为外界有很多猜测,比如说他对他忌妒,因为这个黄洋考上博士生,他没有。另外一个因为他受到了他导师的批评,所以他心里面有怨恨等等等等。他自己说你们外界猜测是这样。那么我就问他那你觉得是什么?他说这都不是,我只是迁怒于他,因为他在别的同学那里,他觉得受了气,他就要把这股气撒在黄洋身上,这是我从中得到的这么一个答案。

  白岩松:

  董倩另外在他的所有回答当中,有他的哪个回答是让你印象最深的?

  董倩:

  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因为我问他,我说在我对他采访的过程中,我在准备,因为我在看他的微博的时候,我能够感受到他作为一名未来的医生,他有悲天悯人的一面。比如说他在说,他在当实习医生的时候,他有的时候会感到很无奈,很无力,因为他发觉医生也好,医学也好,在这个疾病面前、病人面前是那么的手足无措。所以在这个时候他想把每一个病人从死神手里拽回来,但是他是有这样悲天悯人这么一个想法的人,怎么能想象他对他的同学会下这个毒手,然后把这个同学往死神手里推,然后就是他在说,我问他为什么会有这种反差的时候,他说我也不知道,我解释不了。

  白岩松:

  他甚至用了矛盾这样一个词,他也在困惑他自己的矛盾。

  董倩:

  的确是。

  白岩松:

  最后董倩,你觉得他今天接受你采访的时候,他的回答诚实吗?还是想要去圆一个什么?

  董倩:

  我分辨不出来,因为从始至终你很难找到他情绪化的表达,他始终是一种冷静,然后你不能说他哪个说他真诚,因为你说他不真诚吗?他说的话都是用一种冷静的口气说出来的,他是在描述自己,你说他真诚吗?那你说他怎么能用真诚的语言去说出这样冷酷的话,所以我觉得很难去判断他到底是不是真诚,但是我相信他在诉说的应该说就是他性格中的矛盾性。

  白岩松:

  好,非常感谢董倩给我们带来的解析,之后要在节目当中再去看看详细对他进行的采访。其实董倩对他的采访印象让我非常深的是刚开始一两个问题,你这个10个月在干吗,我这10个月在看书,然后和别人沟通。你看什么样的书,我看文学经典。为什么要看文学经典?因为我过去理科的书看的太多了,文科看的太少,我的思维太直了。他非常冷静的在解剖自己,而且还在不断的打算完善自己的人生。从某种角度来说可惜啊,如果要是用在他的事业当中,但是一切都没法吃后悔药了,对这两个家庭来说这是个巨大的创伤,接下来关注这两个家庭。

  (电话采访)

  林森浩父亲:

  我就感觉那个案子太冤了,这个审判结果,我到死我都不相信,他是故意杀人。

  解说:

  今天一审宣判之后,林森浩的父亲和黄洋的父亲均在第一时间接受了我们的采访。

  黄洋父亲:

  今天庭审上,我看见他(林森浩的父亲)的时候,他没有看我。我只看了他一眼,我不会跟他说话的。

  林森浩父亲:

  我要上诉。

  法官:

  旁听人员不要讲话。

  解说:

  面对一审结果,林森浩的父亲当庭表示上诉,而黄洋的父亲则表示,儿子可以瞑目了。

  黄洋父亲:

  他小姨说一直在看宣判,他们已经知道结果了。现在准备下午到黄洋坟上去烧炷香,告诉他一下。

  解说:

  两个苍老的父亲,两个普通的家庭,却因互为同学的儿子,因为一场投毒案发生了联系。

  记者:

  从黄洋事情发生到现在,他们(林家)一共跟您联系过几次?

  林森浩:

  没有,一次没有见面,也没有电话,就是庭审过后,他才发了短信来,我没有回他的。因为我根本不赞同他那种说法,他一直是说黄洋,他儿子是开玩笑的。

  林森浩父亲:

  他们家的情况我很同情,我也理解他的心情,每个父母都有父母心的,天下父母心这个都一样。

  解说:

  林森浩父亲说,他对黄家的道歉是真诚的,只是他还是坚信儿子不是故意的,在他眼里林森浩是一个善良的孩子。

  林森浩父亲:

  他很上进,很孝顺,很顾家,他很善良是能够看得出来的。在医院实习的时候,有病者的家属要拿钱给他,他一分钱都不拿,地震的时候,他又捐款,还有无偿鲜血。

  解说:

  一场投毒案摧毁了两个家庭,林家在广东农村有好几个孩子,生活不富裕。而四川的黄家,为了儿子的官司,原来打零工的黄洋的父亲已经有近一年没上班了,他的微信签名一直是一个伤心的人。

  黄洋父亲:

  (儿子的东西)都珍藏着,像包括他的衣服,他的相片,他用过的书,包括他在大学里面买的一些书,一些物件,我现在都在家里面保存起来,都放在明显的地方。我们每天看一看,有时候跟他说说话,早晚都打一声招呼。

  解说:

  互为同学兼室友的黄洋和林森浩,一个性格外向,一个则性格内向,一剂剧毒化学品让年轻的生命走上了不归路。黄洋生前的最后一条微博引用的歌词是善恶的分界,不是对立面,而是每个人那最后纯洁的防线,都逃不过考验。

  黄洋父亲:

  不应该只是林森浩一个人的责任,我另外也希望引起一些大专院校,对毒品管理,化学药品的管理方面要高度重视。因为人家家里面把孩子送到你学校,学校应该对孩子负起责任,希望教育孩子应该是树立自尊自信,有一种热爱生活,热爱他人的一种心态。

  白岩松:

  黄家接下来还有很多诉求,比如说其中一个是要追究复旦大学的责任,为什么有毒的这种物品可以这么相对轻松的拿到手,最后完成了这样的一种加害。另外还要去寻求民事赔偿,但是这其实很难,因为林森浩家庭里头也并不富裕。对于林家来说当然也有他们的诉求,接下来要去上诉,而且他觉得儿子不该被判死刑等等。但是不管怎么说,我们回头去看,已经离开这个世界的黄洋,是1985年生人,如果一切正常的话明年30,而加害人林森浩是1986年生人,一切正常的话后年30,但是他们都很难三十而立了,对这两个家庭来说也几乎被撤掉了一根顶梁柱一样,这是一种莫大的悲剧,那么一次投毒,两个家庭是悲剧,我们不该集体三思吗?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南航大学“刺死室友案”告破 校方主动赔偿40万
下一条:五旬女扮男人骗财又骗色 同居不脱衣假性具混过关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