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扫黄老人两度败走东莞 称不恨“小姐”恨保护伞

2014-02-18 11:24 来源:闽南网 0

  “扫黄老人”两度败走东莞

  警员曾劝他,这么大岁数了,不要管这个;他说,我不恨“小姐”,恨的是“保护伞”

“扫黄老人”两度败走东莞
▲王秀勇在2010年绘制的“虎穴淫窝图”之一

“扫黄老人”两度败走东莞 1
对照当年的媒体报道,王秀勇讲述在东莞“绘图扫黄”经历

  闽南网2月18日讯 东莞扫黄风暴中,副市长兼公安局长严小康、副局长卢伟琪先后被免职,身在山东老家的王秀勇老人得知后,喜笑颜开。

  人称“扫黄老人”的王秀勇在东莞生活了近20年,曾绘制扫黄地图协助并督促警方扫黄,但他的“义举”没有得到相应的成效,反而在东莞因各种原因被逼得无路可走,两度退出这座让他寄托着感情的城市。

  日前,记者近距离接触了王秀勇,还原了他两次败走东莞的心路历程。生于“梁山好汉之乡”郓城县的王秀勇,近来一直在反思自己的“英雄情结”,自省的同时也在观照社会,在东莞度过几乎半生,如今的王秀勇正在以局外人的眼光看着这座城市的变迁。

  “好汉”发迹 双手残疾,靠双脚表演,在东莞卖艺为生

  在王秀勇的人生里,第一个为人所知的社会身份是艺人。他儿时就落下了双手残疾,一只手由于小儿麻痹未得到及时救治而落下病根,另一只手据说是其1961年在小山村出生时,母亲在自行接生过程中拖拽致残。一次,当他走投无路准备从南京长江大桥上跳下去时,被人拦下,并劝告可凭一技之长卖艺求生。这之后,他不仅开创出了用脚写字、磨刀切菜、打扑克下棋这些技艺用于街头表演,还用这双脚踏遍了大半个中国。

  1993年,他的漂泊卖艺的生涯最终在东莞停止。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东莞街面上的“夜总会”、“酒店”开始越来越多,围观老王表演的人群里,常有出手阔绰的老板,而他们的身边时常跟随着一位打扮时髦的“年轻妇女”。“可能是为了显示大方,小姐们一示意,老板们往往就给得特别多。有一次我一下就收了800块钱。”王秀勇说。

  不仅是老板,“小姐”们本身也都出手大方。在老王看来,小姐们给的钱,普遍比一般人群要多。据估算,小姐的资助,能占到他总收入的1/5。

  “那时我感觉自己已成了东莞的‘一分子’,东莞人民养育了我。我对东莞的感情就是从那时开始的。”王秀勇说。

  “好汉”打虎 很快他就发现,自己一如当年景阳冈的武松一样孤立无援

  王秀勇产生“扫黄”念头,是在2010年。当时东莞的色情业规模发展到空前的程度,3月份,时任东莞市公安局副局长的卢伟琪抛出一个“扫黄杀手锏”:公布个人手机号码,接受市民有关涉黄涉赌线索的举报。

  谁知一段时间过去,他发现身边没有产生一点响动。王秀勇按照报上公布的号码,真的给公安局副局长拨去了电话,但不是没人接听,就是不通,要么就是语音提示让发短信。王秀勇心里打定了主意,他要看看公安局究竟扫不扫黄。

  2010年5月开始,他绘制了三张粗糙的“地图”,它们分别反映了东坑、大朗和石碣三镇的卖淫嫖娼窝点分布情况,老王叫它们“虎穴淫窝图”。之所以有“虎”,是因为该图也部分反映了当地的涉赌状况,而遍布大街小巷的老虎机正是主要赌博工具。

  王秀勇就这样开始了“打虎”。但很快他就发现,自己一如当年景阳冈的武松一样孤立无援。

  他找到了大朗镇公安分局,把绘制的扫黄图展示给警员看,结果被笑称“什么东西”。他叩开了石碣镇唐洪派出所的门,结果被警员好言劝告:你这么大岁数了,不要管这个好不好啦。

  王秀勇暗下决心,一定要把这件事做下去。他找来了媒体。于是在东莞和广东当地报纸和电视上,“老人绘制扫黄图”的消息不胫而走,而扫黄的希望也神奇地反映在了现实中,各镇公安真的出动警力开始扫黄。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揭秘东莞“黄色产业链”:酒店出租并通风报信
下一条:河南南阳上千村民淘金上当 “金子”原为金云母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