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湖南一村庄老人接连自杀称:干不了活怎么还不死?

2013-12-13 15:17 来源:华声在线-三湘都市报 0

  A

  8年来,5位老人自杀

  自杀阴影笼罩下的村庄

  当杨和平在电话中对女儿杨叶红开玩笑说,为了不拖累她,自己也要自杀终老时,杨叶红终于按捺不住心中的恐惧。

  杨叶红的家在桃江县崆峒村杨家湾组,组里有30户人家,住着130余人。在她的印象中,很久以前村里就有老人自杀,但村里人大多对此习以为常,她也没有重视。直到近8年,老人自杀的趋势愈演愈烈,几乎一年一个。杨叶红开始感觉,这不正常。她担心,下一个生病的老人也会走上自杀这条路。她决定找媒体求援。

  12月9日,记者前往杨家湾调查,当地村民证实,杨家湾有多名老人相继自杀。

  村民杨庆元通过查阅家谱,并咨询村里老人,调查统计出,自2005年起,杨家湾有10位老人过世。其中,5名老人是自杀。余下5人,一名突发心肌梗塞病亡,另外4人均是因病长时间瘫痪在床后,自然“老死”。

  在自杀的老人中,有3名老人是淹死在村里的池塘,1名上吊自尽,1名服毒身亡。最近一名自杀的老人死于今年正月。杨庆元回忆,加上20年前自杀的老人,杨家湾共有7名老人属于自杀身亡。

  邓鹏科说,老人自杀不只是杨家湾组存在,在崆峒村的另外两个生产组也有4名老人自杀身亡。

  B

  莫秋莲,67岁,无时不在琢磨离开人世

  “干不了活,我怎么还不死”

  67岁的莫秋莲脑中无时无刻不在琢磨着各种自杀的方法。

  记者见到她时,她正坐在柴屋里捆柴火,口中不停念叨“我怎么还不死,我怎么还不死”。在她身旁,摆放着两口棺木,她说,这是老伴杨建寅14年前开始为两人百年后准备的。

  在莫秋莲心中,“只要睡到土里就一切都解脱了”。今年3月中风瘫痪后,莫秋莲在床上躺了4个月才能下床,但再也无法独自出门,只能在地上爬行。自从瘫痪后,莫秋莲就计划着各种自杀的方式。

  她曾想去桃江县城医院打安乐针,但医生不肯;她也曾想多吃几颗安眠药就此长眠,但老伴不让。但莫秋莲并不死心,她告诉记者,早晚有一天,她要爬出门,淹死在门前的水塘里。

  莫秋莲这种一心想自杀的想法,让杨建寅很害怕。因为莫秋莲神经衰弱,每晚必须吃安眠药才能入睡。杨建寅害怕她偷吃,每天数好颗数拿给她。其余时间,安眠药都被他紧锁在柜子里。

  交谈中,每当莫秋莲说要自杀时,杨建寅立刻会瞪着她,大声喝止。他说,害怕有一天,一不留神,老伴就走了。

  杨建寅心里也有一个结。他说,2007年,他身体不好,挥不动锄头后,想把田交给儿子,但儿子不愿接。从那一刻起,他就知道儿子靠不住。在勉强种了3年后,杨建寅只能把田以每年一百元的价格租给别人。去年村里的大队干部主动找儿子做工作,要他养老人,他也不愿意。直至今年3月,老伴莫秋莲中风瘫痪在床4个月,儿子也只回来看过两眼,拿了100元,就再也没回来过。

  这令他非常生气,杨建寅说,他已经3年不进儿子家门了。杨建寅选择自力更生,每天编4个簸箕,卖20元,这是他们主要的收入来源,加上两人的低保,勉强能维持生活开销,但每月六七百元的药费却难以顾全。

  看着老伴如此辛苦,莫秋莲十分自责,她反复念叨,“我又洗不得衣、做不得饭、干不了活,怎么还不死。”

  杨庆元坚持认为,“自己不用被病痛折磨,也能不拖累子女。这是一种安乐死。”而在平时的交谈中,杨庆元发现,村里半数以上的老人都认同他的想法。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网聊夫妻婚后现“小三” 诉讼离婚财产未归妻子
下一条:初中生遭老师酒后摁倒在地 学生称其身上常有酒味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