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江西湖口段水域再现鳤踪迹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1-11-01 15:20

  10月25日,江西九江市水产科学研究所在长江湖口段水生生物资源监测中调查到了一尾鳤。这是继2021年4月,江西省水产研究所科研人员在鄱阳湖都昌松门山水域调查到了鳤之后,今年第二次在九江水域内调查到鳤。

  据悉,鳤,又名鳤鱼,俗称刁子、麦秆刁等,鳤隶属于鲤形目(Cypriniformes),鲤科(Cyprinidae),雅罗鱼亚科(Leuciscinae),鳤属(Ochetobius)。曾广泛分布于中国长江及其以南的江河湖泊中。它身体圆滚细长,头部比较尖,最大个体可达10千克以上。因肉质鲜美,鳤曾经是长江流域重要的经济鱼类之一。但因涉水工程、水质污染、过度捕捞等原因,种群大幅度下降,且在2016年列入了《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

  自长江流域全面“禁捕退捕”之后,长江部分短生命周期、栖息地尚存的受胁鱼类种群渐行恢复的态势明显。而今年鳤的频繁出现,反映了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逐渐在恢复向好。(总台记者 范存宝 李科)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今天(7月27日)油价调整最新消息:本周油
  • 7月29日油价调整最新消息;92号95号汽油是
  • 利好育儿家庭!国务院部署逐步推行免费学前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