拦不尽的骚扰电话,小心上当!
黄韵诗/图
“需要买房吗”“为您推荐一款理财产品”“要办理抵押贷款吗”……在日常生活中,你一定也接到过这样的骚扰电话,不少市民对此深恶痛绝,却又无可奈何。日前,工信部印发《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加强呼叫中心业务管理的通知》,力争短时间内有效遏制呼叫中心企业利用95/96号码拨打骚扰电话问题。
拦不尽的骚扰电话
“我一天能接五六个的骚扰电话,多的时候七八个。有时候中午睡个觉还有电话进来。”最近正在装修的陈先生深受骚扰电话的烦扰。“有卖家具、有做窗帘、还有收购二手房的……”陈先生说,他现在一看到95/96开头的来电都直接掐掉,或将对方拉入黑名单。
在某证券机构上班的曾女士经常接到投资金融、保险这方面的骚扰电话。曾女士说,因自己的工作与金融行业有关,有时候看到“9”开头的电话,一时也难以判断是金融机构打来的还是骚扰电话,因此浪费了不少时间。更令人气愤的是,他们经常在上班时间打来,已经影响到了她的工作。
而家住玉湖社区的李大妈则表示,平常接到的骚扰电话大多为本省号码,她还差点被对方骗了。李大妈说,上个月她接到了一个推销保健品的电话,对方频繁跟她套近乎,嘘寒问暖,兜了一大圈最后让她参与投资。幸好李大妈的女儿及时发现和阻止,她才没被骗。
提醒:保护好财产安全
根据号码信息服务供应商电话邦发布的一份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度手机用户号码标记总量达12.14亿次,较2018年增长了20.6%左右,其中“推销”连续两年成为用户标记最多的类型,占比41.35%;“骚扰电话”占比15.64%;“诈骗电话”占比7.12%。
“骚扰电话看上去虽然‘不起眼’,只是一个几分钟甚至几十秒就会结束的电话,但背后隐藏着很多灰色利益链条甚至是违法犯罪分子的黑手,不仅影响居民通信体验,还会形成很多社会隐患。”业内人士表示,要想进一步根除骚扰电话不仅要及时向市民宣传最新出现的骚扰和骗术形式,强化市民防范意识;还要对骚扰电话不断更新的技术进行反制,有针对性地打击新出现的骚扰手段;另外是加强部门协作,银行对市民的突然转账行为进行劝诫,公安部门加大相关案件处理和追究。
此外,业内人士也提醒广大市民,平时要树立个人信息安全保护意识,不要随意透露自己的个人信息;增强防范意识,时刻保持理智,当接到未知号码时,不要被电话里的花言巧语所迷惑,特别是涉及金钱交易时,更要多个心眼,切记“凡陌生人要你转钱,都是诈骗”!如不慎遭遇诈骗,应及时向公安部门报案。(记者 郑秋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