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学家顾方舟逝世 顾方舟主要成就有哪些

中国新闻网   2019-01-05 13:01

  1月2日,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原校长、著名医学科学家、病毒学专家顾方舟,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2岁。

­  图片来源:cnsphoto。中新社发 任晨鸣 摄

­  顾方舟原籍浙江宁波,1926年6月16日生于上海,195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院。他为脊髓灰质炎的防治奉献一生,被称为“中国脊髓灰质炎疫苗”之父。

­  许多人小时候吃过的小儿麻痹糖丸,正是顾方舟主持研制的。

­  当时只觉得糖丸好吃的我们不知道的是,糖丸疫苗的推广,让“脊灰”的年平均发病率从1949年的十万分之4.06,下降到1993年的十万分之0.046,使无数儿童免于致残。

­  2000年,世卫组织宣布中国为无脊灰状态。为了这一天,顾方舟奋斗了四十多年。

­  研制脊髓灰质炎活疫苗,

­  他以自己刚满月的儿子试药

­  脊髓灰质炎,在国内俗称小儿麻痹症。这种病多发于7岁以下的儿童,会引起轻重不等的瘫痪,患儿有可能终身残疾,并可能因无法自主呼吸而窒息死亡。

­  1955年,脊髓灰质炎在中国爆发,先是江苏南通1680人(大多为儿童)突然瘫痪,其中466人死亡,随后迅速蔓延,青岛、上海、济宁、南宁……一时间,全国闻之色变。

­  1957年,31岁的顾方舟临危受命,带领研究小组来到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正式开始进行脊髓灰质炎研究工作。

­  当时,美国和苏联均已研制出了脊髓灰质炎疫苗。疫苗分为活疫苗和死疫苗两种,死疫苗安全,但低效、昂贵;活疫苗便宜、高效但安全性仍有疑问。顾方舟判断,根据我国国情,只能走活疫苗路线。1959年12月,经原卫生部批准,中国医学科学院与北京卫生部生物制品研究所协商,成立脊灰活疫苗研究协作组,顾方舟担任组长。

­  《顾方舟传》记录,在疫苗研制的Ⅰ期临床试验阶段,为了检验疫苗对人体是否有副作用,顾方舟曾冒着瘫痪的危险,喝下了一小瓶疫苗溶液。一周过去,他发现自己的生命体征没有出现异常,于是又做了一个惊人的决定:让自己刚满月的儿子服用疫苗,证明疫苗对儿童同样安全。

­  在顾方舟的感召下,同事们也纷纷给自己的孩子服用了疫苗。测试期结束,孩子们的笑脸依旧灿烂,顾方舟和同事们喜极而泣。

­  1960年的春天,顾方舟对正在昆明视察的周恩来说:“周总理,我们的疫苗如果生产出来,给全国7岁以下的孩子服用,就可以消灭掉脊髓灰质炎。”

­  这一年的12月,首批500万人份疫苗生产成功,在全国十一个城市推广开来。调研结果表明,投放疫苗的城市,脊灰流行高峰纷纷削减。

­  他用一瓶小糖丸,

­  消灭了中国的小儿麻痹症

­  捷报不断向顾方舟和同事们传来,但他没有大意。顾方舟意识到,疫苗在运输过程中需要冷藏保存,而且是液体的,装在试剂瓶中运输起来很不方便,很多小孩子也不愿意吃。

­  历经一年多的时间,顾方舟与同事研制出了闻名于世的脊灰糖丸疫苗。糖丸不仅好吃,还能在常温下存放多日,使得脊灰疫苗在全国推广的速度大大加快。1965年,全国农村逐步推广疫苗,自此,脊髓灰质炎发病率明显下降。

­  口服活疫苗使无数儿童免于伤残,也让脊髓灰质炎这种疾病在中国成为历史。

­  图片来源:cnsphoto。中新社发 刘君凤 摄

­  2000年,经中国国家以及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消灭脊髓灰质炎证实委员会证实,中国本土“脊灰”野病毒的传播已被阻断,成为无脊灰国家。在“中国消灭脊髓灰质炎证实报告签字仪式”上,74岁的顾方舟作为代表,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  1月3日,顾方舟去世的消息传来,网友纷纷怀念起儿时糖丸的味道。

­  这位为脊髓灰质炎的防治工作奉献了一生的老人,在自传中将自己的人生概括为“一辈子只做一件事。”此一件,足矣。(作者:王嵘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睡眠最佳时间10点半到7点半 几点睡觉算熬夜
  • 男子辞职照顾2岁妈妈回应啃老质疑:没用妈
  • 周口市政协原副主席、市中医院原院长程维明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