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建四级救灾物资储备体系 灾害信息员超过3万人

中国新闻网   2018-12-25 19:32

­  2018年7月18日晚,甘肃东乡县暴雨引发山洪灾害。(资料图) 杨艳敏 摄

­  中新网兰州12月25日电 (高展)“2012年以来,甘肃省境内各类灾害造成6435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1188.89亿元。而四级救灾物资储备体系的建成,能够有效地实现更快更好救灾。”甘肃省民政厅副厅长王建强在24日接受“甘肃省庆祝改革开放40年全媒体采访团”采访时作出如上表示。

­  甘肃省素有‘十年九灾’、‘无灾不成年’之说,各类灾害频发多发。近年来,相继遭受了“5·12”特大地震、“8·8”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5·10”岷县特大冰雹山洪泥石流、“7·22”岷漳6.6级地震、“8·7”陇南暴洪泥石流灾害等重特大自然灾害,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损失。

­  针对灾害频发多发状况,2017年,甘肃先后出台了《甘肃省自然灾害救助办法》等政策措施,建成了省级救灾物资储备库和市县救灾物资储备管理中心、乡镇储备点四级救灾物资储备体系。进一步健全了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

­  王建强说,目前,甘肃已建立健全省市县乡四级救灾物资储备体系,优化储备布局,完善储备类型,丰富物资储备种类,为易灾多灾市县配备必备的救灾装备,提高基层减灾和应急救援装备保障水平。

­  面对重特大灾害对民众带来的影响,王建强表示,甘肃省各市县定期配备救灾应急专用车辆,并建立了3.3万人的灾害信息员队伍体系,不断完善的各级各部门协同联动应急救灾体系。同时,启动省级自然灾害救助应急响应并提请启动国家救灾应急响应,第一时间派工作组查核灾情,指导灾区全力做好受灾群众基本生活救助等工作。为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降低因灾致贫返贫,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  “改革开放40年,是民生救助水平不断提高的40年,是减灾救能力不断增强的40年。”王建强说,除四级救灾物资储备体系外,甘肃还推动实施了应急避难场所、综合减灾救灾教育培训基地等防灾减灾项目,创建了全国和省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进一步提升了综合减灾救灾能力。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特朗普称将禁止伊朗石油买家与美国做生意
  • 加拿大总理说下周赴美同特朗普会晤
  • 美国多地爆发集会抗议特朗普政府多项政策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