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是什么意思及由来 多吃黑色食物既“御寒”又“安神”
“莫怪虹无影,如今小雪时。”《中国天文年历》显示,22日17时2分将迎来“小雪”节气。专家提醒说,此时节,天气日渐寒冷,公众在增添衣物的同时,可适当多吃一些黑色食物,既能“防寒保暖”又可“安定情绪”。
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史志成介绍说,小雪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个节气,表示降雪的起始时间和程度。进入小雪节气后,气温会越来越低,直接表现就是气温逐步降到零摄氏度以下。
气象资料显示,每年小雪节气前后,冷空气都会非常活跃,给全国多处带来大风降温和雨雪天气。伴随着冷空气入侵,我国多地呈现出“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的冬日景象。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营养科主任李艳玲提醒说,此时的养身原则在于“避寒就温”,饮食上注意“温热进补”,羊肉、牛肉、鲢鱼这些温补的食品是不错的选择。不过,在这个季节一些黑色的食物其实是更好的选择,如黑木耳、黑芝麻、桑葚、黑豆、黑枣、紫菜等,可迅速使人恢复身体热量,既可补肾,又可御寒。
小雪节气过后,气候干燥,阳光减少,大地萧瑟,这很容易影响人的情绪跟着变得悲凉。
李艳玲建议,“除了要主动调整心态外,对抗低沉情绪,还可适当吃些深色食物,如香蕉、可可、菠菜、小米等。”(记者周润健)
小雪 - 基本解释
词目:小雪
拼音:xiǎo xuě
详细解释:
1. 二十四节气之二十,一般在阳历11月22日或23日。
汉代董仲舒在《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有曰:“小雪而物咸成,大寒而物毕藏。”
明代郎瑛在《七修类稿·天地三·气候集解》有曰:“小雪,十月(夏历)中,雨下而为寒气所薄,故凝而为雪。小者,未盛之辞。”
清代王士禛在《题<徐骑省集>后》有曰:“寂寥小雪闲中过,斑驳新霜鬓上加。”
2. 泛指下得不大的雪。
3.气象学上指24小时内降雪量小于或等于2.5毫米的雪。
小雪 - 节气
简介
每年11月22日或23日,视太阳到达黄经240°时为小雪,也是天蝎座(Scorpio,10/23 - 11/21) 和射手座(Sagittarius,11/22 - 12/21)的分界点。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有曰:“10月中,雨下而为寒气所薄,故凝而为雪。小者未盛之辞。”这个时期天气逐渐变冷,黄河中下游平均初雪期基本与小雪节令一致。虽然开始下雪,一般雪量较小,并且夜冻昼化。如果冷空气势力较强,暖湿气流又比较活跃的话,也有可能下大雪。如1993年11月15~20日,北方一部分冬麦区就下了大到暴雪。
由来
“小雪”是反映天气现象的节令。“小雪”时值阳历11月下半月,农历十月下半月。雪小,地面上又无积雪,这正是“小雪”这个节气的原本之意。古籍《群芳谱》中说:“小雪气寒而将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这就是说,到“小雪”节由于天气寒冷,降水形式由雨变为雪,但此时由于“地寒未甚”故雪下得次数少,雪量还不大,所以称为小雪。因此,小雪表示降雪的起始时间和程度,小雪和雨水、谷雨等节气一样,都是直接反映降水的节气。
节气的小雪与天气的小雪无必然联系
小雪节气中说的“小雪”与日常天气预报所说的“小雪”意义不同,小雪节气是一个气候概念,它代表的是小雪节气期间的气候特征;而天气预报中的小雪是指降雪强度较小的雪。雪是寒冷天气的产物。气象学上把下雪时水平能见距离等于或大于1000米,地面积雪深度在3厘米以下,24小时降雪量在0.1-2.4毫米之间的降雪称为“小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