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棚改发现古桥遗址 被埋半个多世纪后重见天日
2017年,在朝阳区黑桥村内发现了一座被埋多年的古桥,由于古桥多半被掩埋,还原其历史风貌还有待进一步考古发掘。而在近日,记者有幸找到亲眼见过古桥的老专家,他还原了黑桥村古桥的建筑全貌。
新闻背景
古桥被埋半个多世纪后重见天日
今年4月,记者从朝阳区文化委员会获悉,黑桥村在拆迁过程中发现一座被埋多年的古桥、以及三尊镇水石兽。这对于研究京城水系变迁具有重要价值。
观察清理出来的部分,桥长约20米、宽约5米,桥台出土不到1米,可以看到中孔顶端及吸水兽。据记者了解,古桥上曾建有钢筋混凝土库房,库房拆除后,当地村委会组织 人力寻找古桥,同时发现的三尊镇水兽被运到异地保管。
目前清理出来的古桥轮廓只能看到中孔顶端 摄/法制晚报·看法新闻 记者崔毅飞
古桥学者梁欣立介绍说,镇水兽有震慑水灾的寓意,但制作成本较高,说明当时的建桥资金雄厚,并非所有古桥都配备镇水兽。
《北京市朝阳区地名志》记载:黑桥村曾名东泰庄,以村中泰姓大户得名。因北小河绕村北而过,该村交通受阻,由泰姓组织捐资建桥,桥为青石所筑,呈褐黑色,故名黑桥,村随桥名。由此判断,此次发现的古桥,很可能就是历史上的黑桥。
记者从朝阳区文委了解到,想了解黑桥的全貌,还有待北京市文研所进行考古发掘,他们已将黑桥村古桥列入2019年的考古发掘计划。
亲历者讲述
全貌为3孔石拱桥 建国初期被埋
今年4月30日,《法制晚报》曾报道黑桥村发现古桥。但在采访过程中,由于古桥于上世纪50年代被埋,亲眼见过古桥的人并不多。
《法制晚报》曾报道朝阳棚改发现古桥遗址
今年90岁高龄的孔庆普老人,著有《中国古桥结构考察》。建国初期,负责建立北京城市和农村道路上的桥梁(通称市政桥梁)技术档案。在当年的统计中,1950年技术档案中的古代桥梁共有155座,其中包括位于朝阳区的黑桥。
据孔庆普回忆, 黑桥在黑桥村村以东,跨北小河上,东西走向,原是一座3孔石拱桥。1952年汛期,大水把黑桥的东桥台基础冲空。由建设局养路工程事务所综合技术工程队负责抢修,孔老任工程队队长,他们用木料在东边孔上搭建临时木桥,维持通行。
在孔老印象中,黑桥四角燕翅墙上各有一个石雕镇水兽,中孔拱碹的两面龙门上各有一个石雕龙头(吸水兽)。他去找文化局商量,请文化局将四个镇水兽和两个石雕龙头收存。文化局不同意接收,于是就把这六件石雕埋于桥西头地下。
1952年9月下旬,由建设局道路工程事务所桥涵所,在黑桥南边新建一座木桥。次年4月,石拱桥部分被拆除。
崔各庄乡文化服务中心刘增华主任介绍说,上世纪五十年代,流经当地的北小河调整河道,古桥因此废弃。桥面上的大青石被运到附近的木桥上使用,古桥也逐渐被掩埋。
对比孔老和刘主任的口述,历史信息基本吻合。孔老提供的信息,“3孔石拱桥”最为关键,因为目前只能看到中孔。孔老提供的信息,为将来的考古发掘提供了重要参考。(记者 崔毅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