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民政厅帮767名流浪者回家 寻亲“攻略”人脸识别介绍

广州日报   2018-04-24 11:45

­  省民政厅开展流浪乞讨人员寻亲返乡专项行动

­  76天帮767名流浪者回家 人脸识别助孪生兄弟重逢

­  对流浪乞讨人员而言,“回家”是永恒的主题。临时救助是社会救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流浪乞讨人员的临时救助是民生兜底的重要一环。在所提供的救助中,“回家”是最大的目标。

­  今年1月15日起,广东省民政厅在全省范围开展流浪乞讨滞留受助人员寻亲返乡专项行动,通过新闻APP、电视、报纸等方式发布寻亲公告,主动协调公安机关开展指纹、掌纹、人像比对等科技寻亲服务,深挖细查寻亲线索。1月15日至3月31日,省民政厅成功帮助767名流浪乞讨滞留受助人员找到家人。在寻人中,公安部门的人脸识别技术帮了大忙。

­  林耀星的父亲与失散15年的儿子重逢,忍不住掉下眼泪。(通讯员供图)

­

­  人工智能让漫漫寻亲路走上“捷径”

­  如何能快、精、准地帮助流浪乞讨滞留受助人员寻亲返乡?借助人脸识别系统等高科技手段成功寻亲是专项行动的一大亮点,这也标志着广东救助寻亲专业化又迈进了一大步。

­  作为省内首批接入公安核查系统专线的救助管理站,在广州市救助管理站市区分站警务室内,驻站民警取出警用手机,打开“核查通APP”的人脸识别功能,对着一名流浪受助人员的照片“刷脸”。10秒后,手机屏幕上出现了20名形似人员的身份信息。其中一条相似度90%以上的人员信息引起了工作人员梁光楣的注意——“林耀忠(化名),广州从化人”。

­  这与在救助站内一位有精神疾患、自称“林耀星(化名)”的男子名字仅一字之差。自2002年林耀星接受救助以来,救助站工作人员尝试通过询问、刊登寻亲公告、协调公安部门采集DNA比对等各种办法为他寻亲,但一直无果。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全文)
  • 七部门联合发布《终端设备直连卫星服务管理
  • 1870万人次 全国铁路迎来“五一”节前出行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