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视整改岂能蒙混过关》
人民日报 2018-04-24 09:22
巡视整改岂能蒙混过关(红船观澜)
近段时间,甘肃耗资约16亿元的“扶贫路”折达公路因偷工减料假整改事件被媒体曝光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而类似的问题,在巡视中也有发现。今年4月8日,甘肃省委第三巡视组向该省交通运输厅反馈巡视情况仍提到,对上一轮巡视反馈的问题整改不认真、不彻底,一些公路建设项目、部分隧道及一些服务区的房屋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仍然存在;有的领导干部编织关系网“靠路吃路”。
资料图:4月4日,甘肃折达公路考勒隧道内实行半幅通过。当日,备受关注的甘肃折达公路考勒隧道进入整改加固维修阶段。 中新社记者 杨艳敏 摄
党的十八大以来,巡视利剑高悬,揪出一大批问题。对此,多数地方能够严肃对待、认真整改,但也有一些地方整改情况不尽如人意。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应该承认,一些问题具有顽固性,解决起来需要一个过程。然而,少数干部对巡视怀着侥幸心理、抱着“过关”心态,认为巡视监督顶多“一阵子”,一旦巡视组离开便“涛声依旧”。有的地方阳奉阴违,认账很积极,表态调门高,整改却停留于口头,解决问题“慢半拍”,甚至抛到脑后;有的地方搞变通、假整改,层层通知,却无人认领,整改流于形式;还有的地方在巡视后依旧我行我素,甚至无视反馈意见。不久前,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厅原副巡视员蒋勇就因“无视巡视反馈意见,变通执行上级党委要求”受到党纪严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