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新区什么样?雄安新区规划纲要全文发布

人民日报   2018-04-22 19:34

16。社区、邻里、街坊三级生活圈

  社区中心配置中学、医疗服务机构、文化活动中心、社区服务中心、专项运动场地等设施,形成15分钟生活圈。

  邻里中心配置小学、社区活动中心、综合运动场地、综合商场、便民市场等设施,形成10分钟生活圈。

  街坊中心配置幼儿园、24小时便利店、街头绿地、社区服务站、文化活动站、社区卫生服务站、小型健身场所、快递货物集散站等设施,形成5分钟生活圈。

17。十五分钟基层医疗服务圈

  加快应急救援、全科、儿科、妇产科等领域建设,建设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区域卫生应急体系和专科医院。全面打造15分钟基层医疗服务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达标率100%。

18。新型住房保障体系

  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

  完善多层次住房供给政策和市场调控体制,严控房地产开发,建立严禁投机的长效机制。探索房地产金融产品创新。

19。快捷高效的交通网

  实现新区高效融入“轨道上的京津冀”,20分钟到北京新机场,30分钟到北京、天津,60分钟到石家庄。

  依托高铁、城际站,强化路网对接和多种交通方式衔接,构建综合交通枢纽,形成“两主两辅”枢纽格局。

20。“公交+自行车+步行”的出行模式

  提高绿色交通和公共交通出行比例。构建“公交+自行车+步行”的出行模式,起步区绿色交通出行比例达到90%。

21。一体化智能交通服务

  通过交通网、信息网、能源网“三网合一”,基于智能驾驶汽车等新型载运工具,实现车车、车路智能协同,提供一体化智能交通服务。

22。海绵城市

  综合采用“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生态湿地”等低影响开发设施,实现中小降雨100%自然积存、净化,规划城市建设区雨水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不低于85%。

23。原生垃圾零填埋

  实现原生垃圾零填埋,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城市生活垃圾回收资源利用率达到45%以上。

24。智能基础设施

  打造城市全覆盖的数字化标识体系,构建城市物联网统一开放平台,实现感知设备统一接入、集中管理、远程调控和数据共享、发布。

  打造地上地下全通达、多网协同的泛在无线网络,构建完善的城域骨干网和统一的智能城市专网。

  搭建云计算、边缘计算等多元普惠计算设施,实现城市数据交换和预警推演的毫秒级响应。

25。全数字化的个人诚信体系

  建立企业与个人数据账户,探索建立全数字化的个人诚信体系。

26。全天候、系统性、现代化的城市安全保障体系

  高标准规划建设重大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全面提升监测预警、预防救援、应急处置、危机管理等综合防范能力,形成全天候、系统性、现代化的城市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安全雄安。

27。大部门制和扁平化管理

  推进新区机构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实行大部门制和扁平化管理,新区管理机构工作人员实行聘任制。

28。金融创新

  率先在相关领域开展服务实体经济的金融创新或金融试验试点示范工作,推动国家级交易平台等重大金融项目先行先试,支持金融业对外开放新举措在新区落地。

29。人才特区

  实行开放便捷的人才引进制度,在技术移民和外籍人才入境、停居留、永久居留等方面制定更加便利的措施,建立人才特区。

 30。中国(河北)自由贸易试验区

  支持以雄安新区为核心设立中国(河北)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中外政府间合作项目(园区)和综合保税区,大幅度取消或降低外资准入限制,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2025年广东高温补贴发放标准:是哪几个月?
  • 赖清德执政将满一年民调出炉,多数岛内民众
  • 男子报警称想进去蹲两天 民警:安排 被行拘7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