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进入手足口病高发季 疾控中心:预计发病人数高于去年
进入4月份,北京市进入手足口病的高发季节。北京市疾控中心预计,2018年报告发病人数将高于去年。
记者4月8日从北京市疾控中心获悉,根据北京市近年的监测结果,每年4-6月是手足口病的高发季节。此外,10-11月还可出现一个次高峰。按照每两年为一个流行周期,预计2018年报告发病人数将高于去年。
记者注意到,随着中小学、幼儿园的开学,北京的手足口疫情已有明显的“抬头”迹象。今年3月1日至31日的监测数据显示,全市手足口病比前一月上升217.86%,增加了两倍。
手足口病是一种5岁以下婴幼儿人群常见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多见。其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其中以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A组16型(CV-A16)更为多见。
手足口病目前无特异性治疗方法,以支持疗法为主,绝大多数患者可在7-10日内自愈,多无后遗症;极少数患者病情危重,可有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考虑到特别是3岁以下的小孩患手足口病后更容易发展为重症病例,市疾控中心建议对于5岁以下儿童,可考虑接种EV71型灭活疫苗。EV71型灭活疫苗推荐接种年龄为6月龄至5岁,如能在12月龄前完成基础免疫2剂次接种(间隔1个月),可尽早获得保护。
手足口病主要症状
主要症状为手、足、口、臀等部位出现斑疹、斑丘疹或疱疹,一般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留疤,患儿可因口腔溃疡疼痛而流涎、拒食。
如果患儿在3岁以下,持续高热不退,精神差、呕吐、易惊、肢体抖动、无力,呼吸及心率增快,出冷汗、手足冰凉等现象,应考虑重症可能,并尽快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手足口病预防小贴士
除了接种手足口疫苗外,家长还需注意:
1.培养儿童养成正确洗手等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居家和个人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2.在手足口病高发季节,应关注儿童体温变化并时常查看口腔、手及足底等部位是否有皮疹,便于及时就诊、治疗。
3.手足口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孩子到人群拥挤、空气流通差的场所,避免与患儿接触,做好对孩子日常用品的清洁和消毒。(记者 李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