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闽南网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大年初二回娘家:图解“迎婿日”的习俗和传统

新华社   2018-02-17 11:05

 

  百节年为首!新华社微信推出《小新画新年》春节年俗新媒体报道,重温中国传统年俗文化,体会浓浓的年味儿。

  2月17日,是农历狗年的第二天。民俗专家表示,按照传统习俗,这一天是女儿回门、归宁(也叫“回娘家”),姑爷给岳父岳母拜年的“法定日子”,民间称“姑爷节”“迎婿日”。

  中华民族是一个讲求情感的民族,更是一个有亲和力和凝聚力的民族,春节就是这种亲和力和凝聚力的一次完美体现。

 

  天津市民俗专家尚洁介绍说,大年初二这天,出嫁的女儿们要带着丈夫、孩子回娘家,去拜见父母、家人。此习俗源于新中国成立后。

  “其原本是女儿们最期盼的节日,不仅可以在人前扬眉吐气,还可指派丈夫干这干那。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逐渐演化成款待女婿和姑爷的日子,被调侃成为‘姑爷节’。”尚洁说,“其实这与‘一个姑爷半个儿’‘姑爷是娘家的座上客’等传统观念有关。”

 

  民俗专家表示,“姑爷节”这一风俗在各地的时间不尽相同,但大多数选择在大年初二。这一天,姑爷们都打扮得整整齐齐,带着穿盛装的夫人和孩子,提着大包小包,前往老丈人家过年,成为一道靓丽的市井风景线。

  据了解,这一天,各地习俗众多,有的是女婿要亲自下厨做一桌好菜,有的是要替老丈人干一些家务活,还有的是陪丈人和丈母娘打牌聊天话家常,虽然形式不同,但都体现了团圆、和谐、和睦的伦理亲情。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辽宁省四市通报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
  • 全国工信系统表彰291个集体和463名个人
  • 中国航天员乘组完成在轨交接 神十九航天员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