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过50%的年轻人屏蔽父母 让父母成为“圈外人”

中财网   2018-01-26 17:13

  你还记得上一次和父母拍照是什么时候吗?据微信统计,在去年除夕当天发出的2900万自拍红包中,几乎见不到与父母的合影。两代人为什么会有隔阂,又应该如何和父母沟通,成为了每年春节大部分年轻人难以言说的困扰。

  1.13亿的微信用户生活在异乡,其中33.92%的网友一周也不能跟父母通一次电话。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带来了交流的便利,但代际隔阂的高墙并不曾因此打破。  

  不同的是,现在我们有了一个观察“它”的机会。我们调查了18-29岁的年轻人,他们的受访角色是“子女”,还调查了46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作为“父母”来受访。

  

  作为重要的交流方式之一,微信对于父母和孩子的意义有些不同。

  

  我们试探着问所有受访父母,如果知道自己被孩子屏蔽朋友圈,你怎么想?

  让人惊讶的是,除了不高兴、难过,或者试图理解外,很多父母会进行自我反思甚至因此陷入自责。

  

  孩子们说,屏蔽父母是因为父母不能理解自己,还会瞎操心。

  父母说,我们就是想多了解孩子们的近况,希望看到他们是否开心快乐。

  

  对于这样的“距离”,我们做了一个关于“父母对孩子的支持”的测试。调查让受访者提出自己或他们的子女最近想要完成的一个目标,并给出他们心中父母会支持的可能性,或者是否愿意支持孩子的想法。

  “他们会支持我吗?”这个问题每一个子女都疑惑过,但同样的同题,作为父母的一方总是给予肯定的回答。结果显示,父母对子女的理解和支持,远超子女预期。

  

  这样的差异,或许是来自于父母其实并不了解孩子当下最真实的心愿。但是,当我们把问题具体化时,数据显示,父母愿意给予孩子的支持,确实远高于子女的预期。即使是类似“不生孩子”“不上班”“离婚”这样的问题,父母也显示出高于子女预期的宽容度。

  

  为了继续探索这样的隔阂,我们又问了一系列关于“两代沟通”问题: 

  “你会和父母讨论这些事情吗?”VS“你认为孩子会愿意和你讨论这些事情吗?”

  结果显示,越是触及内心的问题子女越是不愿向父母敞开心扉。但父母却乐观地认为子女会无话不说。尤其是当生活中遇到不好的事情,失业、工作不顺、感情不顺等苦恼时,愿意沟通的子女不超过三成,但父母认为孩子遇到困难时还会像小时候一样向自己倾诉。

  

  “沟通”扮演的角色,在两代人之间无疑是重要的。现在让我们重新回到前面那个关于“支持”的测试,一起看看数据背后的数据。  

  经常和父母沟通的孩子,更有信心能从父母处获得支持;经常和子女沟通的父母,也更倾向于支持孩子的想法。  

  如果两代人间能够更多地沟通,49%这个数字将会越来越向78%接近。我们都可以用实际行动见证:父母对我们的理解和支持,远超想象。

  

  现在,一起取消屏蔽,邀请父母做你的“圈”内人吧。 

  注:数据来源于腾讯社交IDEA+创意洞察实验室,调研在一至四线城市子女和父母人群中开展,其中子女群体年龄在18-29岁,N=1209,父母群体年龄46岁及以上,N=1462。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中央纪委办公厅公开通报3起整治形式主义为
  • 临夏州纪委监委通报4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
  • 吉安市财政局原党组书记、局长金强严重违纪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