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岁出头的“副教授”兄弟逆袭成功 世界大赛中获金牌
跟着哥哥的脚步,他也进到学校集训班,起初成绩并不突出,维持在中下水平。“好几次考试,他都是‘压轴’那一个。”其启蒙教练温树彬回忆,集训班每学完一个技能,都会对学生进行考核,普车、车工、数控铣、编程……考前,老师们会根据印象对学生进行评估,圈出可能淘汰的那一个。有好几次,张志斌都被“圈”进来,然而每到这时,他就会爆发一次,成绩突飞猛进几个档次。
打磨塑料磨具的张志斌。
老师们看到了他的潜力。“虽然每次训练都显得不够努力,但一到考场,他眼睛就会发亮”。靠着“垫后”的成绩挺进省选拔赛后,张志斌在2014年一举拿下省选拔赛第一名、全国技能大赛第一名。
温树彬认为,兄弟俩的成绩取决于成长环境。他们来自留守家庭,自小父母不在身边,这反倒是锻炼了两人的独立处事能力,“他们不会给自己找借口,不怕吃苦。”
原在集训班垫底的张志斌,总能在要被淘汰时爆发一次。
在2015年的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和去年10月举行的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中,兄弟俩先后在数控铣和塑料模具项目上斩获金牌。获奖的消息传回家乡,亲朋好友顿时刮目相看。
张志斌会把自己做的产品带回去给奶奶看,比如塑料支架、手机壳等,让奶奶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他们刷新了大家对技校生的印象。熟识的老师找到张志坤:“以前没看出来,你还有这样的能力”,他只是笑笑。
规划哥哥想去企业锻炼,弟弟“边走边看”
目前,兄弟俩均已留校任教,负责训练下一届技能比赛选手。张志坤的头一批弟子杨登辉跟弟弟张志斌一道,在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中摘得金牌。张志斌最近接受了太多媒体采访,以至于觉得接受采访“比训练还累”。
拿奖后,张志坤将一半奖金给了父亲,把老家镇上新建的房子从两层加盖到四层半。今年,弟弟张志斌也准备拿出部分奖金,帮父亲还掉建房欠下的债务。接下来,兄弟二人还打算在广州买房子。
对于未来,张志斌还没有清晰规划,“边走边看吧”。哥哥则考虑更多,他觉得,拿奖只是开始,“这只是一个青年比赛,年龄经验各方面还有欠缺,不可能通过这个比赛就变成大师。”他计划,过段时间去企业学习一两年。是否会留在企业工作?“目前不会,还没有想去的企业。”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