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辱母案辱于欢由无期改判5年 10幅照片藏入中国美术馆

中新网   2018-01-19 11:15

  是什么让舆论回归理性?“两高”相关负责人回应

  对于于欢案改判,最高人民法院政治部副主任、新闻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林文学谈到,法院坚持认真倾听群众呼声、回应关切,严格依法审判,最大限度地坚持司法公开,是其中的重要原因。

  在林文学看来,群众对司法案件的关注,实际上是群众高度关注法院工作,既是对法院工作的监督,更是一种期待,是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的期待,法院必须要回应这种期待,满足这种需求。

  林文学认为,在于欢案二审的审理中,山东高院倾听群众的呼声,回应群众的关切,接受群众的监督,使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高度统一。山东高院同时还坚持司法定力,依法严格办案,依照法律的程序,依照法律的规定,认定事实、适用法律。

  林文学强调了该案二审庭审的信息公开:在整个庭审过程,通过图文、视频发布176条微博,将整个庭审完全呈现在公众面前,消除了各种质疑。

  他认为从中启示有三点,一是始终坚持认真倾听群众呼声,回应社会关切;二是始终坚持司法定力,严格依法裁判;三是始终坚持最大限度的司法公开。

  谈及是什么让舆论回归理性时,最高人民检察院政治部宣传部部长陈有贤表示,最主要的是司法公开,也就是增加透明度。

  “话语权决定主导权,时效性决定有效性,透明度决定公信度。”陈有贤说,检察机关遵从了舆论的传播规律,从话语权、时效性和透明度三方面入手,第一时间回应关切,履行检察机关职能,用实际行动争取到话语权,并得到有效的传播,让舆论关注回归到案件本身,让案件在法律框架下得到裁判。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财政部农业农村司司长吴奇修接受纪律审查和
  • 男子1450元变卖路边僵尸车被拘 谎称是报废
  • 00后女生坚持带癌上班一年半 网友:很坚强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