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三十大谣言盘点:谣言内容+真相揭露
16.电子烟无害,不让人上瘾
谣言内容
近两年,标榜具有戒烟效果的电子烟火了起来。许多人声称电子烟能在不危害身体的情况下帮助人们戒烟。
真相
据科技日报消息,中日医院呼吸中心烟草病学与戒烟中心主任肖丹表示,电子烟虽然去除了烟草中的部分有害物质,但电子烟烟液中的物质在加热雾化后可能会产生新的有害化学物质,对人体的危害依然存在。
另外,烟草中导致吸烟成瘾的物质是尼古丁,电子烟烟液中同样含有尼古丁,所以也会让人上瘾。
17.科学发现多吃主食死得快
谣言内容
谣言内容
微信圈疯传一篇名为《多吃主食死得快?柳叶刀的最新研究,打了多少医生、营养师的脸》的文章,一些提倡“低碳饮食”的人更是以此为契机,向人们宣传“吃主食有害,吃脂肪有益”的理念。
真相
把《柳叶刀》的研究总结为“多吃主食死得快”纯属标题党,正确的理解应该是“高精细碳水主食有损健康”。
《柳叶刀》的研究只能证明糖类(碳水)供能55%,脂肪供能30%的比例是健康的,绝对没有推断出“碳水化合物供能比低于5%的极低碳水化合物饮食”的生酮饮食能长寿。
总的来说,这个研究只是针对糖类、脂肪摄入与总死亡率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的关系,并没有研究饮食结构其他影响因素。
18.一滴血就能测癌
谣言内容
一篇《重大突破!一滴血可测癌症已被批准临床使用》的文章在网上引发关注,文章里提到:“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罗永章团队自主研发出了一种试剂盒,患者只需取一滴血,即可用于癌症病情监测和治疗效果评价。”个别媒体和自媒体进而转发称“一滴血可测癌症”。
真相
浙江省肿瘤医院苏丹教授表示,“一滴血可测癌症”的说法不严谨,过分夸大了肿瘤标志物在肿瘤诊断中的作用。至今,全球还没有一个血液标志物能百分之百准确诊断肿瘤。事实上,罗永章本人也曾对此辟谣,“一滴血可测癌症”这一说法很不准确,确切的说法应该是“监测肿瘤”。
19.刺破足底淤血是脑溢血的救命绝招
谣言内容
网传文章称,在脑溢血发病的四小时之内,两个足底必然有两团黑色的淤血,及时用针把它刺破,把黑血放出来,可以把脑溢血的后遗症降到最低。
真相
绝大多数脑溢血患者的脚底不会出现淤血,这种“救命”方法也没有科学依据。突发脑溢血最有效的方式是及时就医,所谓针刺放血没有任何科学道理,千万不要盲目相信“偏方”,以免延误病情。
20.共享单车坐垫现“艾滋针”,扎到就感染
谣言内容
5月底,网上流传图片称,有人在一辆共享单车的坐垫上找到一根针,似有人故意为之。“骑车的时候请注意查看,有些艾滋病患者把自己的血染到针头上,要是被扎到你就被感染了。”
真相
首先,科学研究表明,艾滋病病毒无法在空气中、水中和食物中存活。一旦离开人体环境,病毒就会很快丧失传播的能力。其次,人体只有摄入足量的艾滋病病毒才会造成感染。针头上的血液和液体含量本来就少,病毒量则更少。因此,即使针头上有病毒残留,病毒数量也很难达到致病条件。
对此,共享单车企业ofo公司发表声明:“小黄车在第一时间对谣言中涉及的城市进行核实,没有发现任何谣言中所说的情况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