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回应“公立医院砍耗材”:科学控制并非盲目
今年10月19日,贵州省发布了《关于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和过快增长的紧急通知》,有网友由此而断定发布这项通知是由于贵州的医保见底。
早在2015年,国家卫计委等5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控制公立医院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的若干意见》,明确2017年全国公立医院医疗费用平均增长幅度控制在10%以下。
贵州省卫计委体制改革处处长安仕海介绍,贵州的医保基金很充足,发布这份紧急通知也并非偶然。“贵州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工作是从年初就开始的,我们的工作是有序地、有步骤地推进,不是临时性地、突发性地做。我们是科学控费,不是盲目的‘一刀切’控费。”
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医疗联合体专委会秘书长曹健表示,贵州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的初衷是值得肯定的。曹健分析,之所以舆论的关注度升高,可能是改革触动了一些人的利益。“用量排名前50的药品目录里,排在前面的很多都是辅助用药,是那些可用可不用的,其实完全可以把这种药物剔除出去,变成患者自己选择、自己自费,政策的初衷是想把控费的具体措施下放给医生,让医生本着合理用药、合理治疗的原则,审视过去的过度开药、过度医疗的行为。药厂和企业都是很庞大的利益群体,把这些辅助用药、不合理用药砍下去,会影响很多人的收入。”
此外,曹健也建议,在实行医疗控费的同时,也应加强配套政策的制定。应尽快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加速医务人员薪酬制度改革。“在实行医疗费用控制之后,对于医疗质量或者患者疾病的治疗到底改善了多少,或者患者在疾病治疗方面受到哪些损失,我们需要一个评估报告来说话。而不是简单地说这个好就好了。”
近年来,“小病大治”似乎成为了医疗行业的潜规则,这也为社会医疗保障体系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显然,此次贵州下发的通知正是为了遏制医疗行业“过度医疗”的不正风气。不光是贵州,日前广东、上海、四川等多地也下发通知,要求加大对过度使用医用耗材的查处力度。今年国家9部委还联合发文,专项整治医用耗材违规行为。因此,民众应当理性看待贵州限制医疗耗材的措施,避免传谣信谣,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记者张兆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