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划母亲40万 16岁少林连刷17个“佛跳墙”
10月4日,他妻子准备取出存款,却发现银行卡上近10万元不翼而飞。
这笔钱是两人几年来省吃俭用存下的。近几年,40多岁的老牛得了糖尿病,只能提早退休,妻子没有固定工作,女儿小米15岁,还在读高一。老牛本来打算,将来用这笔钱换一套房。
老牛去派出所报案。民警让他打印流水账单。
第二天,他接到民警电话:“你这个钱我们查出来了,是买‘美币’花的。” 账单显示,自9月20日以来,这个账号陆续以支付宝转账形式,汇款多笔给“厦门美图网科技有限公司”,在国庆假期两天内,就花了超过9.8万元。
老牛傻眼了。“什么叫‘美币’?是美元吗?”他问民警。
“你们家有没有孩子?”民警反问。
他拨通了女儿的电话。在电话里,女儿怯怯地说,“我就玩了玩‘美拍’”。
在派出所里,女儿承认,几个月前,她试出母亲手机上的支付宝密码——正是她自己的生日,从此开始“打赏”心仪的网络主播。
民警告诉老牛,一旦立案,他女儿就面临起诉。
“我怎么可能告自己的女儿?”老牛退缩了。
但他还是从书店买了本《刑法》回来,指着定义“盗窃罪”的法条对女儿说:“你这种行为属于‘数额特别巨大’的盗窃,如果你不是我女儿,你是要被判刑的。”
在他面前,15岁的女儿“哇”地哭了。
“大哥”曾劝他打赏108万刷到“宗师”级别
这位父亲实在想不通,那些隔着屏幕跳个舞、唱唱歌、打打游戏、头发黄黄的小青年,为什么会吸引成千上万人的关注和“打赏”。
在翻看女儿的聊天记录时,他注意到,其中一个男主播承诺,打赏一个“城堡”,就可以带她玩游戏。一个“魔幻城堡”价值5200“美币”,约等于人民币200元。
无论是“佛跳墙”还是“魔幻城堡”,无论是“美币”还是“猫币”,最后通向的都是人民币。
“出于虚荣心,就刷礼物了。”一个多月后,回想自己的经历,超超低下头,闷闷地说。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在一个放学的傍晚见到了超超。他身材微胖,面色平静,圆脸蛋上带些稚气,穿一身暗色运动服。他喜欢玩游戏,表示自己崇拜电视剧《隋唐英雄传》里的李世民。
在他记忆中,最早一笔打赏发生在7月24日晚。他在“熊猫直播”等待一名知名游戏主播开播。这位主播在他的同学中很受欢迎。
等待期间,他感到无聊,发现屏幕右方的一个小窗口里,一名女主播正在直播,他随手点了进去。
在网络直播领域,这类直播往往被称为“秀场类”直播,主要展示主播的“颜值”、才艺和聊天技能。只需一个布置温馨的房间、一个摄像头和一个话筒,主播就能与直播间里发布“弹幕”的看客侃侃而谈,不时来段歌唱或舞蹈。
超超回忆,“第一次看这类直播,感觉很新颖。”
他的出现并没有吸引多少注意。他是一个没有等级的新手,而女主播“溪宝宝77”也初出茅庐,只有几十人关注。
他看到,“房管”在屏幕上说,“‘刷房管’可以打折,之前是200元,现在是100元。”“房管”只有女主播才能授权,在直播间里,他们有明显的“头衔”,以及禁止别人发言的特权,就像“她的守卫者,她的保镖”。
花100元,打赏1个“龙虾”,就能成为“房管”,在超超看来是一桩“不亏的事”。他很快用自己的支付宝打了赏,如愿成为“房管”。他看到,获此“殊荣”的还有十几号人。
“不如刷个‘佛跳墙’,还能加主播微信。”那位“前辈”又私信提醒他。超超知道,在这个平台上,只有“铂金5级”以上的用户才有发私信的权限,说明“他等级高,厉害”。
他没想太多,“出于好奇”,打赏出了第一个“佛跳墙”,他当时并没意识到,这是他平生送人花钱最多的礼物。
他自认为是个“仗义”的人,积极参加班级活动,但很少送人昂贵的礼物,因为“对攀比这个东西不是特别感兴趣”。在他的印象中,只有朋友过生日时会送礼物,“(关系)好一点送个两百块钱的手表”。
送出“佛跳墙”的那一瞬间他感到害怕,心跳加速。那时距他第一次偷母亲的钱已经过去一个半月。
他之前是偶然记住了母亲的支付宝密码,“当时不怎么缺钱,也没必要大费周折去拿我妈的钱”。
有一次,趁着母亲在厨房里做饭,他拿起餐桌上的手机,解锁屏幕,给自己的银行卡转账,再删除扣款通知。放回手机,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世界照常运转。
在进入“打赏”领域之前,他用这些偷来的钱为游戏充值。银行流水账单显示,这笔支出约9万元。
“打赏”带给他的是一种全新的体验,以及更刺激的花钱方式。
送出“佛跳墙”后,过了一会儿,超超就收到了女主播的添加微信好友申请——这是一份特殊优待,只有主播可以主动加粉丝微信。
几乎同时,那位最早劝他打赏的“大哥”也加了他。超超回忆,他自称“T总,30岁”,态度热情。“问了我家里是做什么的。我没说实话,他只知道我16岁,是个学生。”
新朋友没有问他钱的出处,只是对他说:“赶紧升级,我陪你一起。”升级意味着更多的打赏。超超开始更加大胆地偷钱,趁母亲在烧菜或是在开车。
他告诉记者,“T总”曾在聊天时劝他刷到“宗师”级别。他估计了一下,这意味着要投入108万元,就拒绝了,回复对方“要刷你自己刷”。他承认每一笔钱在他的账户里都不会停留很长时间,主要用途是打赏。他还说,不敢为自己买什么东西,“不然我妈就会问那些钱哪来的”。
“他们都拿她当公主捧,就是为了得到她的钱”
一谈到“40万”,张美就忍不住流泪,她至今无法理解这件事。她和丈夫根本没听过“直播”这种东西。
因为在超超之后又生了二胎,张美总害怕超超认为她偏心,“要钱我就给他”。尽管如此,她有时会觉得自己亏待了长子。
上初中的时候,超超回家吵着要买智能手机,“因为班上同学都有”,她没给他买新的,把一部旧手机给了他,对此她至今仍有些歉疚。
在她看来,超超总体依然是“挺聪明的,仁义、善良,就是不好好学习”。
“这孩子会哄人。”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