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农林大学农学院下地种菜是必修课 种不出萝卜番薯毕不了业

钱江晚报   2017-11-02 11:18

  请来资深农民当助教

  女生怕虫子?对不起不过关

  被学校聘为农作园技术指导的叶志明师傅,当了一辈子农民,他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有一天还能当上大学老师。

  叶师傅教的,可都是实打实的技术活:如何施肥、翻整土地、起垄,如何选育各种果蔬的小苗……

  叶师傅说:“现在的大学生,大都没有从事过农业劳动,尤其是浙江的学生,基本都不会干农活。只有一些从西部省份来的学生,有一些劳动经验,锄起地来有模有样。”

  调教这些95后,叶师傅可没少费心。

  “一般第一个学期种白菜、萝卜,这样等到放假前刚好能收获。”叶师傅说,很多学生以为种菜很简单,挖个坑把种埋进去就好了。哪知道,不同的种子对土层的要求是不同的,要视情况选用适当的播种方式,“光挖坑就很有讲究,不仅要大小合适,前后左右还要对齐,等菜长出来后看起来才美观。”

  到第二个学期,可以种黄瓜,叶师傅要教学生们怎么绑藤蔓,怎么修剪叶子以免产生畸形果。“除此之外,还要教他们认识各种不同的害虫。因为我不光要他们把虫子捉掉,还要放在手掌心观察辨认。”

  一开始,那些肉嘟嘟毛茸茸的虫子,可没几个人敢直接拿手抓,现场尖叫声一片。“有些男生比女生胆子还小,死活不肯碰。我就说,你看人家美女都把虫子抓手里了!”

  寝室里都挂二十四节气图

  学生干活很卖力

  对于自己班级管理的那几十平方米的菜地,各个班级的同学都非常自信。

  “我们种的萝卜、菠菜,种子是老师选育出来的最好的品种,而且我们用的是利用校园里枯枝落叶加工而成的有机肥。我们浇的水,是学校后山水库的山泉水。我们浇水、播种、翻土的时间和方法也是最科学的,种出的蔬菜一定是最好的。”一名学生对钱报记者说。

  现代农业172班学生周涵越表示,从前从来不逛菜市场,进大学后认识了很多蔬菜,了解了不同的蔬菜如何施肥管理,学习了如何使用各种农具,“通过劳动,同学间有了沟通和交流,收获了友情和团队精神。”

  不仅要下地种菜,学生的寝室里还都挂着二十四节气图,便于时时参考,以免误了农时。

  “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可以生活化,也可以学习化,这是一种很好的实践,也是一种亲近自然的生活方式。根据师生们的反馈,组织农学类专业学生在校园农作园里种菜,目前看效果很好,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化相关工作。”朱军说。

  本报记者 郑琳 本报通讯员 陈胜伟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娄底市纪委监委通报6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
  • 立场坚定!张善政表态拒改中正路名称、移蒋
  • 民进党议员爆赖清德常和罢团开会 中国国民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