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属物理等学科奠基人 101岁老院士柯俊逝世

北京晚报   2017-08-09 16:44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科技大学教授柯俊昨天因病在京逝世,享年101岁。柯俊是我国金属物理、冶金史学科的奠基人,他在上世纪50年代创立了中国第一个金属物理专业,参与创办了第一个冶金物理化学专业。

  根据北科大发布的讣告,柯俊祖籍浙江黄岩,1917年6月23日出生于吉林长春。1938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化学系;1948年毕业于英国伯明翰大学并获博士学位,后担任英国伯明翰大学高级讲师。1953年回国,先后任北京钢铁学院教授、物理化学系主任和副院长、北京科技大学校长顾问等职。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学部委员,并担任学部常委。

  柯俊在上世纪50年代创立了中国第一个金属物理专业,参与创办了第一个冶金物理化学专业,推进中国电子显微学的建立和发展,培养了大批理工结合的优秀专业人才。他长期从事合金中相变的研究,是贝茵体切变理论的创始人;发展了马氏体相变动力学,探索微量元素在钢中的作用机理,开创了“超级钢”研究,为国家基础科学研究和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上世纪70年代开始,柯俊领导中国冶金史研究,阐明中国生铁技术的发明与发展对人类文明的作用,并创办了我国第一个科学技术史(工学)博士点。90年代积极推动中国工程教育改革并在北京科技大学建立“大材料”试点班,在全国产生广泛影响。他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和何梁何利基金科技进步奖等奖励。

  柯俊的遗体告别仪式将于8月15日上午在八宝山殡仪馆东礼堂举行。(记者 张航)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全文)
  • 七部门联合发布《终端设备直连卫星服务管理
  • 1870万人次 全国铁路迎来“五一”节前出行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