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田的守望者:让日晒制盐千年技艺传承延续

中国新闻网   2017-07-23 15:21

­  64岁的林金柏在盐场工作了47年,他的脸庞已被晒得乌黑,与洁白的海盐形成鲜明对照。 李南轩 摄

­  扒了好几个小时盐的林金柏回到盐田埂上,麻利地举起水壶,猛地灌了几口。“我每天都要喝30瓶水。”面对高温酷暑,林金柏必须保持身体的水分充足,才不至中暑晕厥。

­  林金柏的脸庞晒得乌黑,与洁白的海盐形成鲜明对照。“下雨的时候,别人都往屋里跑,只有我们往外跑,就怕卤水和盐堆被雨淋到,这海盐就毁了。”盐场一年四季都在产盐,林金柏们就365天守着盐田。

­  “现在没有年轻人愿意干这么苦的活,我不敢走,也不能走,千年的技艺总不能丢了吧。”林金柏早已超过了退休的年纪,但他选择继续留守盐田,“制盐需要一个‘勤’字,我还能再等等,希望有年轻人可以继承这门千年的技艺,我愿意把所有的经验都教给他。”

­  和林金柏有着同样信念的,还有莆田盐场8工区10组的组长林淑英,她是盐场里为数不多的女组长。巾帼不让须眉,只见她手持盐耙,细致而又迅速地将盐扒出;白色的盐堆与她晒黑的皮肤,在盐池的映衬下十分显眼。

­  “现在,我们的工人都是40岁以上的,这千年的制盐技艺会不会后继无人?”林淑英怅然若失,紧握手中的盐耙,“只要我们还在一日,我们就制一日的盐;只要有人愿意学,我们就教。”

­  不知不觉,太阳已高挂空中,气温逐渐上升,盐田弥漫着三伏天的热度。洁白的盐粒,被烈日照射得闪闪发光。莆田盐场的工人们依旧弓着身子,拿着盐耙,认真劳作,守望着盐田。(完)(作者 林玲)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以总理:在加沙地带扩大的军事行动将是“高
  • 检方本周会搜查国民党中央党部?组发会将开
  • 安徽一女子被法院公开悬赏 最高可获千元奖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