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建议为网络游戏分级 罚款数额可用倍数制
相关新闻:
上海政法学院教授姚建龙:制定未成年人法律法规应听听孩子心声
作出处罚的额度规定要参考其违法的范围、程度及其非法所得的收益。对于营业额动辄上亿元的一款游戏来说,一旦违规开出最多50万元的罚单,根本没有任何威慑作用。
目前,国内的网络游戏不分年龄段,也没有按照类目进行划分,不少市面上的网络游戏都存在不适宜未成年人的内容,游戏分级制度仍没有建立。游戏分级制应该在送审稿里有所体现,并加以完善,可以学习借鉴国外的做法。
□ 法制网记者 朱琳
王者荣耀、防沉迷、孩子……最近一段时间,人们被这些词儿刷屏了。
究竟如何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中心副主任朱巍近日在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家庭是未成年人的第一监护人,理应承担更多责任。同时,学校、社会的支持,网游服务商的自律,相关立法的完善都是重要环节。
说到立法,朱巍说,今年2月,国务院法制办公布了《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送审稿)》,其中规定,家庭、学校、社会都有责任预防和干预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禁止未成年人在每日的0:00至8:00期间使用网络游戏服务等。在他看来,送审稿不乏亮点,但仍需细化,对网络游戏分级、违反相关规定所处罚款数额等方面予以完善,只有做到切实可行,才能发挥最大效力。
家长是第一责任人
凌晨3点多,家住北京市昌平区的王淑媛起身去卫生间,路过客厅时,看到有光忽闪着。只见客厅里,12岁的儿子乐乐坐在电脑前,猫着腰,手指不停地点着鼠标。
“我在他身后站了好一会儿,他都没有发现,还在一刻不停地玩游戏。”王淑媛在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时回忆起上个星期的事。
更令王淑媛吃惊的是,乐乐说他这样半夜起来玩网游已经有好几个星期了。王淑媛说,起初乐乐的班主任曾向她反映,乐乐白天上课经常瞌睡,作业完不成,人变得有些内向,不喜欢和人交流,对外面的事物也不怎么感兴趣。
“起初我没当回事儿,知道真相后,我坚决不允许他再玩网游,但他还是会偷着玩,有时候还以不吃饭的方式抗议。”王淑媛十分忧虑,不知该怎样教育沉迷网游的儿子。
对于未成年人沉迷网游的现象,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马忆南指出,由于未成年人心智不成熟,对事物的认知以及对事态的判断力较弱,极易受到外界的干扰,自制力不强的青少年对网络游戏极易上瘾。
马忆南告诉记者,由于长期玩网络游戏缺少户外活动,未成年人的身体缺乏必要的锻炼,很容易造成免疫力低下。“除了身体上的影响,心理影响更大,沉迷网络游戏容易将未成年人引向偏路,拒绝与人交往,拒绝融入社会,严重的甚至诱发青少年犯罪。”马忆南说,未成年人沉迷网游有多种因素,但是要明确家庭责任是第一位的,父母建立科学的教育理念和良好的沟通模式,是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重要前提,同时学校和社会也应共同维护并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