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漂购房目光转向北京周边多地:有人庆幸 有人波折
1月15日,河北香河,孙竹久老父亲没想到,穷尽积蓄为儿子买的新房居然不合格。
2015年年底,新婚两个月的李爽和老公开始为房子的事发愁。由于没有北京户口和足够的经济实力,他们将选房目标定在了北京周边。彼时的香河房地产业刚刚兴起,均价6000元/平方米左右。便利的交通和相对便宜的房价,让李爽夫妻俩动了心。“为了孩子,砸锅卖铁也要买一套。”为此,刚工作不久的夫妻俩东拼西凑了6万元交了首付,定下了他们的第一套房子。让她没想到的是,2016年春节刚过,这里的房子每平方米成交价就飙涨到了1万多元,如今已突破了2万元。面对上涨的房价和新的限购政策,李爽暗自庆幸:一切都值了。
孙竹久(图右)与几名已购房者相约来到香河,查看即将“重建”的房子。
波折
不是所有的购房者都是幸运的 。
这几天,孙竹久和其他300多名已购房者正为他们的房子做最后的努力。
孙竹久房子所在的小区被开发商用彩钢板围了起来,已购房者想要进去看房只能从彩钢板下的缝隙间钻过。
这是香河一处已停建的小区。2015年年末,在北京做软件工程师的孙竹久交了22万元的首付和3万元中介费后,本想着一年之后就能搬进新房。然而在距交房日期还有9天的时候,开发商表示,房屋存在质量问题,不能按时交房,要拆除重建,并要求购房者补交3000元/平方米的“品质提升费”。
5月8日,河北燕郊的房管局大厅,房产中介正在为购房者办理相关手续。今年新的购房政策出台以后,燕郊住房交易量有所下降。
得知此事后,有同样遭遇的购房者们通过微信群建立联系,要求开发商履行购房协议,停止侵权行为。同时,香河县政府也成立了工作小组协调此事。不久,开发商将“品质提升费”降到了1000元/平方米。
2016年8月9日,张豫骑着摩托车回家。早在2012年,他就在燕郊买了房子。为了减轻堵车之苦,他选择骑摩托上下班。
今年年初,当地政府、开发商和已购房者进行三方协调后,提出最新解决方案——“品质提升费”可以取消,但房子必须拆掉重建。据孙竹久介绍,在新的规划图上,他所在的5号楼前的11层住宅改成了27层,与其邻近的其它几栋住宅楼也遇到了类似情况。2015年末他刚买房的时候,这个小区开盘价在6000多元一平方米,之后的一年多,香河房价飙涨,其周边小区的房价目前已经超过1.9万元/平方米。开发商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拆除重建是因为房屋质量问题,与房价上涨无关。
这样的结果让孙竹久他们很难接受。在孙竹久看来,要拆房必须先办网签,只有这样他们的利益才能得到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