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岁的山村支书:每周走访留守老人 想拉年轻人返乡
中新网记者 宋宇晟 摄" />在板厂村村委会的支部党员承诺公示牌上,村支书金顶鑫排在第一位,但他是这个公示牌中少有的年轻人。中新网记者 宋宇晟 摄
中新网安康5月5日电(记者 宋宇晟)1989年出生的金顶鑫今年已经28岁了。按照网上流传的说法,刚刚过去的青年节,他应该还能享受半天的假期。不过,在金顶鑫看来,从到村里工作时起,自己的生活也好、工作也罢,就大都已经脱离“青年”这个年龄段了。
“这是我们县最年轻的村支书了。”当记者几天前来到陕西省安康市紫阳县高桥镇板厂村,开始蹲点采访的时候,就不时地听到村干部这样介绍金顶鑫。
板厂村位于陕西省安康市紫阳县高桥镇,地处秦巴山区,全村561户中,目前还有两百多户属于贫困户。2013年,金顶鑫从县里到板厂村任支部副书记,一年后被选为村支书。几年的基层工作经验让金顶鑫几乎熟悉了板厂村的一切。最近,他正忙着做当地土地确权的工作。
中新网记者 宋宇晟 摄" />板厂村位于陕西省安康市紫阳县高桥镇,地处秦巴山区,全村561户中,目前还有两百多户属于贫困户。中新网记者 宋宇晟 摄
不过,金顶鑫告诉记者,刚开始来村里工作时,心理落差也挺大的。“当时想着,村里应该挺单调的,现在是事情太多,尤其是琐事多。村民的鸡被偷了,鸡被别人家狗咬了,调解矛盾……这样的事都要我们去处理。在到这工作前,这些都是很难想象的。”
除了这些琐事,村支书还要了解国家的惠农政策,为村民脱贫致富找出路。
说起自己当时如何来当村官,金顶鑫这样回忆道,“我上学时学的是教育专业,本来是要当老师的,我毕业那年县里没招老师,刚好有个机会到村里工作,也想着来挑战一下,就来了”。
他坦言,自己的同学大多都“当了老师”,很多也都在城市里工作,读了研究生的同学还有人到东部沿海城市任教,所以“他们的生活跟我已经不太一样了”。“老师都有寒暑假,放假他们就到处去玩。我这村里,就别说休息了,工作多的时候还时常加班。”
中新网记者 宋宇晟 摄" />4月底板厂村村民大会现场。中新网记者 宋宇晟 摄
事实上,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金顶鑫就没有休息。当时他正忙着重新核对村里的贫困户人数、召开村民大会。
金顶鑫直言,自己上大学时很喜欢打游戏。“当时没事就跟叫上几个同学去玩LOL,不过到村上工作后就完全没有时间了。之前还在手机里下载过最近挺火的《王者荣耀》,但没玩两天就卸载了,因为基本没有时间玩吧。”他笑说,工作之后,自己的棱角就一点点磨没了。
不仅在同学圈子中,金顶鑫和其他人不太一样;在村里,他也是这样。
板厂村有党员45人,年龄在60岁以下的只有19人,30岁以下的就更少了,只有两人。整个村、甚至整个县的状况也是如此。据金顶鑫介绍,在紫阳县,除了自己任职的板厂村外,其余几个村的村支书基本年龄都是“50岁往上,四十多岁的都很少”。因此年轻人就成了“稀有物种”。
中新网记者 宋宇晟 摄" />板厂村正在试点的中药材种植收购专业合作社。中新网记者 宋宇晟 摄
3日,对口扶贫的县人民医院给村委会送来了两台电脑。但因为村里几乎没有年轻人,只有两人会用电脑。紫阳县委常委陈佳斌当日在板厂村也提出,一定要加强培养年轻干部。
但事实情况是,板厂村里大概有70%是在外务工。“外出的也基本上都是年轻人。我们这里山大沟深,虽然什么都出,但是产量不行,山地也无法进行大规模机械化生产。仅靠种地的话,富不起来。”金顶鑫说。由于当地的年轻人几乎全部外出务工,现在仍在村里种地的都是老人。“对于留守村中的老人,我们一般一周都要去走访一次,看看他们的生活状态。”
一方面,金顶鑫理解当地年轻人外出务工;另一方面,他也认真想过板厂村如何吸引年轻人返乡。“我们现在在搞中药材种植,正在试点。如果发展的好,就想拉他们回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