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医改首日:25万人次体验 看病价格下降了么?

中国新闻网   2017-04-09 15:29

­  看病无挂号费、诊疗费,医院不再有药品加成……这些变化正在影响北京医疗卫生体系。4月8日是《北京市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正式实施的首日,门诊量达到25万人次,患者体验究竟如何?看病价格下降了么?中新网记者进行了探访。

­  北京医改首日的协和医院。汤琪 摄

­  医事服务费贵吗?

­  ——医保患者二级医院普通门诊自付2元

­  根据北京市医改新政,4月8日起,公立医疗机构取消了药品加成(不含中药饮品)和挂号费、诊疗费,设立医事服务费。

­  8日上午,中新网记者来到北京协和医院、同仁医院和普仁医院,三家医院都在门诊楼大厅设有医改咨询台。据媒体报道,截至8日晚6点,北京市各级医疗机构运行平稳,门诊量25万人次。

­  医事服务费清晰地被公示在各医院的宣传板上。据普仁医院的一些患者透露,他们并未太注意这一变化,因为“医保卡挂号直接报销”,二级医院的医事服务费实际只用自付2元。

­  根据官方此前发布的方案,三级医院普通门诊医事服务费为50元,知名专家则为100元,两者的报销金额均为40元;二级医院的普通门诊医事服务费为30元,报销金额为28元,知名专家为90元,报销金额为30元。

­  北京市卫计委主任方来英介绍,医事服务费的本质,是医疗机构取消药品加成及挂号费诊疗费后,对其运行成本,和向患者提供诊疗服务的医务团队的补偿。

­  北京同仁医院门诊楼内的物价药品综合查询机。汤琪 摄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河北省纪委监委公开通报八起违反中央八项规
  • 广州通报5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
  • 朱立伦召开记者会正式宣布:“520”后全面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