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温州检察对9起走私油案提起公诉 涉嫌逃税逾2亿

中国新闻网   2017-04-02 12:07

­  当船装满油回到码头后,则有专人进行卸油、过磅,并通过油罐车将走私的柴油运到下家处进行分销。在此过程中,还有固定人员对码头周边环境进行“盯梢”望风,以确保整个交易过程的“安全”。

­  出于谨慎的目的,黄某在几个核心环节安排了自己的亲属作为主事人,嫌疑人夏某就是黄某的外甥。据夏某交代,他的主要工作是进行汇款,待出海的船长对接好对方的母船后,将款项汇至对方的账号。2016年3月26日、28日,夏某一共汇款2次。

­  这些走私案件中,所谓的“接头暗号”,就是黄某每次都从一沓一元人民币中随意抽取一张,之后,将这张人民币交由船老大,等船开到指定的交接地点时,就将该人民币作为交易凭证,交给对方母船方面的人进行“接头”。

­  作为黄某手下的一位船老大,林某按照这种方式,在2016年3月26日和3月28日共出海走私两次。在第二次回航靠码头卸油时,被温州市海关缉私局查获。

­  当地检察院受理这些案件后,为确保案件办理的准确和公正,在审查起诉过程中,针对案件中涉及的不同人员在犯罪团伙中实际产生的作用,展开了细致的审查,并进行有效的论证。

­  “案件中的夏某和林某等人,在走私过程中产生的社会危害较小,涉案金额不高,且他们的认罪态度较好,我们决定对夏某、林某等人作相对不起诉处理。”温州市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王美鹏表示,这也是当地检察机关践行绿色司法,体现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一个“真实”写照。(李媛媛 温萱)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广东省纪委监委公开通报七起违反中央八项规
  • 最高法首次发布意见服务和保障西部陆海新通
  • 查罢免办蓝不办绿?台“调查局”承认召开视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