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献忠宝物出水有哪些文物 江口沉银水下考古始末时间表
华西都市报 2017-03-21 10:34
金发簪。
金戒指。
金耳环。
现场二 文物库房
金银摆了一桌,只是小部分代表性文物
在考古现场对面,江口汉崖墓博物馆已被临时设定为江口沉银文物临时库房。3月20日下午1点,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在馆内看到,一张约5平方米的长桌上铺着红布,周围设置了警戒线。桌子最两侧,摆放着两个木箱,一个木箱装着4页金册银册,另一个木箱,装着多枚西王赏功币。桌子的中间,放着几个五十两银锭。银锭两边,各种金器、银器依次排开,大约有40多器物,其中金器居多,有金锭、金镯子、金戒指等。据现场考古人员介绍,这只是一小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出水文物。记者注意到,长桌两旁,就是文物库房。
“这些银锭,就装在木鞘里面,发现的时候,不仅银锭完整,木鞘也比较完整。”刘志岩介绍,本次彭山江口沉银遗址水下考古过程中,发现了一根较完整的木鞘,周边散布着银锭,木鞘内部也装着多个银锭,证实了张献忠“木鞘藏银”的传说。在清代文献中,就有张献忠用木鞘藏银,转移财宝的说法,这次发现进一步印证了文献。
刘志岩介绍,木鞘的做法,就是把一根完整的木头剖成两半,把中间掏空,把银子装进去,再用铁或者铜片箍紧。“用木鞘装银后,两个人一抬就走了,运输起来很方便。对张献忠这样的农民起义军来讲,是很实用的。”
彭山区文管所所长吴天文介绍,早在2005年4月20日,彭山引水工程在江口镇岷江河道内进行施工过程中,由挖掘机在距地表2.5米左右的地方,挖出一圆木并从中散落7件银锭。出土的银锭便由木筒包裹,这和史料记载张献忠“木槽夹银”的说法十分吻合。“但木鞘相对破损,不太完整,这一次完整木鞘的发现,更具价值。”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