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因男友掏不出首付被分手 母亲:为你好
陈凯说,从自己出生那天前,一家人都在努力挣钱,攒钱,面对飞涨的房价,父母半生的辛劳大幅缩水,现在需要更拼命了。他想让父母去旅行,去享受自己创造的美好生活,但父母肯定不会同意,自己也没有这个底气。
已经在北京工作7年的林辰笑称自己是“毕买族”——即一毕业就买了房子的人。他说自己买房那会儿房价还没这么高,而且父母认为,买房可以避免儿子搬着行李在出租间东奔西走,再也不用花高昂的房租住隔断间。在他们的观念里,最重要的一点是,儿子有了套房子,在婚姻市场的价码将立马不同!29岁的林辰婚事提上日程快一年了,但他也有自己的苦恼,女方要求把女儿的名字写到房产证上去,自己的父母死活不同意。这个问题解决不了,他和女友的婚事看起来遥遥无期。
在我的澳大利亚朋友史凯特眼中,中国人很重视结婚这件事。结婚的时候,也很重视财务方面的事。她的中国朋友告诉她,作为一个男生,如果自己没车没房,就没有办法找对象,因为大部分女生不会愿意和自己在一起。
凯特现在清华大学读博士,曾到中国的农村去拜访一户人家,发现他们在自己房子附近盖新的房子。她询问原因,农户告诉她,因为自己的儿子已经到找老婆的年龄,但找老婆之前要有房子。
但在她的家乡澳大利亚,买房子不是男方的责任。她提到,28岁以前结婚的人常常没有房子。结了婚以后,一起存钱,一起买房子。如果两个人很努力,很有责任心,是否有资产应该不会成为结婚的障碍。但是她也不得不承认,“澳大利亚的最低工资比中国的平均工资水平要高,工资与房价的差距也没有那么大。”
对于这个问题,我也去问老妈,想知道她的观点。得到“找个志同道合的,房子不着急”的回复。我把和妈妈的聊天截图发到群里,大家纷纷表示不屑,“你妈是丈母娘里的一股清流,没有代表性。”连我的老师都认为,“你妈太具有正能量了!”
可具有“正能量”的并非我妈妈一个人。
在所有的朋友眼中,瑶瑶一直都是一个“美丽的小公主”。去年10月份,“小公主”出嫁了。她和老公从深圳赶回东北的老家,办了温馨的婚宴。瑶瑶说自己“是特别特别喜欢房子的人”,有自己的房子幸福感会超高,内心确实会感到更安定。“但我不觉得有房才能嫁。谁家有余力支持买房都很感恩,两个人自己努力出个小家也很有味道。”
“有个爱自己的好老公就有足够的幸福感了,有了房子就可能幸福的冒泡,”她在屏幕里一字一句地回了这样一段话,“我喜欢的是‘我们的房子’,我们家的容器,我在租的房子和有产权的房子里生活,心态就是不一样,房子带来的感受和心态很重要,所以我是一定要努力买房、换房的。至于婚前还是婚后买,买房谁家出多少钱,房本写谁名,还房贷主力是谁,这些都不重要。”
男子没钱买房丈母娘给首付 婚后常被女方家骂没用
“在她们眼中,我好像是个‘吃软饭’的。”南宁市民黄先生对婚姻生活产生了苦恼。当年结婚时,他没钱买房,父母也帮不上忙,是丈母娘出钱帮垫付的首付。婚后生育子女开销大,小两口的事业又不见起色,丈母娘没催他还买房的首付款,但却经常以此来“要挟”他帮做各种事。如果黄先生想拒绝,丈母娘就说:“要不是我当年帮你付款买房,你能有房子住吗?”妻子也因为娘家在经济上给予的支持力度大产生了优越感,吵架时偶尔指责他总是靠女方家。深深的挫败感,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