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寒假留体育作业开学过秤 学生没胖老师胖了
2月14日,是成都百万中小学生统一开学的日子。与其他学校和风细雨的开学典礼不同,七中万达学校搞了一次突然袭击——为学生称体重。摆在学生面前的是4台身高体重秤,学生站上去,由体育老师记录下每个人的身高、体重。“这些数据将与上学期的体质数据进行比较,对凡是超重的学生提出锻炼整改计划。”校方相关人士介绍。
◎早在2014年,成都七中万达学校就提出“颁发体育毕业证”,要求学生三年完成跑步600公里,以及参加多种体育锻炼,合格者颁发“体育毕业证”。
◎今年已到了给首届参加三年跑步600公里的学生颁发“体育毕业证”的时刻,学校用称重、量身高、做测评等方式,来检测学生在寒假中是否完成了家庭作业。
称体重
寒假前,七中万达学校就给学生布置了一道特殊的寒假作业——每天体育锻炼,家长签字。“过年胖三斤——要是寒假没在家完成学校布置的体锻作业,开学一过秤那就‘原形毕露’。”校长刘强说,“我们希望通过称体重,监测学生体质、寒假作业完成情况和学生家庭教育情况。”
检查作业放大招
称称你过年胖了多少斤
开学第一天,七中万达学校检查学生寒假作业放了大招。14日清晨7点30分,在昏黄的操场灯光下,简短的学生代表发言、校长讲话后,被随机抽到的四个班138名同学,就列队走到放在操场上的4台身高体重秤旁,挨个量身高、称体重。
“哎呀,我有没有吃胖?”“哟,这个好高,初一就176厘米!”面对突如其来的抽查,同学们显得有点兴奋。一名体育老师不断记录着报上的数据:某某,体重61公斤,身高186.5厘米;某某,体重42公斤,身高168厘米……
负责这次身高体重监测的是学校艺体部主任龚颜,他不仅是运动爱好者,也是成都双遗马拉松资深裁判。“在监测中,我们特别注意抽查了不同年级有代表性的班级,有平行班、实验班、文科班等。”龚颜说,同学们当日的体重和身高情况,都将和他们上学期的体质监测报告进行比对,看有没有异常变化。尽管开学后,同学们都上交了有家长签字的体育锻炼情况表,但是学校仍然选择了用现场称体重这种方式再度监测学生假期运动情况,“没锻炼的肯定胖三斤。”
每天“打卡”锻炼
室外室内项目自由选择
放寒假前,七中万达学校就给每个同学布置了寒假体育作业,要求学生在家保持长跑、跳远、俯卧撑等锻炼,每天“打卡”,由家长签字。
记者在学校发给每个学生的作业清单上看到,每天既有室外项目也有室内项目,同时还有自由选择的运动项目如游泳、打球、跳舞等。
其中,室外可选择的项目有慢跑或跑楼梯30分钟;跳绳6组,每组2分钟,(单脚跳/双脚跳);三级蛙跳4-6组,每组3-5次;10米往返跑10次。室内项目有直立姿态练习30分钟;仰卧起坐2组,仰卧举腿3-4组,原地高抬腿2分钟等。学生每天需填写锻炼记录表,同时要有家长签字。除了学生每天“打卡”,父母跟子女的亲子锻炼也在学校的测评当中。
高二六班刘嘉淇选择的寒假体育锻炼项目是跳啦啦操,有时她还跟着小区的爷爷奶奶们跳坝坝舞。初二一班的李洋是个运动爱好者,13岁的他身高近180厘米,“我喜欢的运动有骑车、慢跑、跳绳、篮球,每天用40-90分钟打篮球。”“春节胖三斤?我没有!”小伙子很自豪。同班同学官奕琳身高一米七,春节仍然保持了苗条的身材,“我选择的是羽毛球、跳舞、爬山或者爬楼梯。”她说,坚持运动最大的收获是“上体育课更开心,体育考试轻松过关。”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