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前驻以色列外交官辞职回家种菜:不后悔公务员离职
在山东潍坊的东惺惺村,有一个“神奇大棚”。普通大棚叶菜一年能产四季,最多也就产8季,可这个大棚利用水培技术一年却能产18季。郭磊就是“神奇大棚”的主人,他曾是一名中国驻以色列的外交官。
“外交官辞职回老家种菜”一时间成为了社交媒体上的热门话题,因郭磊曾经的外交官背景,再加上公务员离职这一广受关注的现象,很多网友对郭磊的故事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昨日,北京青年报记者辗转联系到了郭磊,并通过电话采访了这位前外交官。
辞职
“想把以色列技术引入国内”
从大学毕业工作到现在,郭磊已经经历了从基层公务员到外交官再到商海人士的角色转变,放弃旁人艳羡的外交官、公务员工作是否后悔?对于这个问题,郭磊的回答没有一丝迟疑,他对记者说:“从未后悔过,放不放弃,关键要看个人追求,就觉得去做生意更适合我。”
郭磊,是个标准的70后。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郭磊大学毕业后就考取了青岛开发区黄岛国内投资促进局的公务员,几年后,他又报考了商务部驻外秘书,并顺利通过。进入商务部后,郭磊被派到中国驻以色列大使馆经商参赞处,从2004年到2008年,郭磊在以色列工作了4年。
事实上,辞职回国发展的年头,郭磊在以色列做外交官时就有了。一直到2008年驻外结束,他终于做出了辞职的决定。彼时,他已经做了近10年公务员。
“在以色列工作的时候,因为从事中以双边经贸工作,又因为学习了希伯来语,这种人才当时比较稀缺。有很多以色列朋友听说我要离开以色列,辞职回国发展,好几家公司来找我,希望请我去他们的公司工作。当时也觉得自己更适合经商,所以辞职之初我选择了一家以色列比较大的公司,做他们的驻华代表。”郭磊说。
郭磊告诉记者,当时以色列这家公司开出的薪水很可观,当时2008年他做公务员的工资每月有4000多元,以色列方面给他的薪水则是10倍,月薪4万元。但是以色列方面的条件也非常苛刻,只能和郭磊先签一年合同,如果工作业绩好,才会再续约。2012年下半年,郭磊动了创业的想法。起初,他也没有足够的资金,而有的就是在以色列任职时积累下的资源。
“这个国家有很好的技术,但本身市场有限,他们必须输出,往外卖,卖了之后才能再去创造发明。中国2012年也正处在产业升级阶段,需要的也是技术。我就想,如果创业,就把以色列技术引进到国内,而这样的生意应该很有商业空间。”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