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生性别教材出版 区别女孩教育培养意志品质

央广网   2016-12-12 15:01

  原标题:国内首本小学男生性别教材出炉 盘点各国男孩教育方法

  央广网北京12月10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全球华语广播网》报道,在女性成为家庭教育主导者的今天,父亲的教育角色在家庭中相对趋弱,加之如今学校教育又多以女教师为主,不少人认为,男孩可能面临“性别危机”。美国《纽约时报》指出,随着社会、学校、家庭教育愈加女性化,中小学教育似乎面临“阴盛阳衰”的窘境。

  基于人们的这种忧虑,日前,国内首本小学男生性别教育教材《小小男子汉》在上海推出,目的在于提升男孩敢于担当的勇气与素养。

  《小小男子汉》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共分六个篇章,包括“我是男孩”、“拥抱我自己”、“好想长大”、“亲近大自然”、“社会大冲浪”、“活力美少年”等,主要帮助男生理解男孩和女孩究竟有哪些不同,为什么男子汉要有担当等生理、心理问题。

  为何要推出这样一部教材?该书主编、上海市闸北区第三中心小学校长尤睿表示,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男生的健康成长备受关注,希望通过这一课程为广大男生走出成长中的烦恼补充一点正能量。

  据了解,该教材的内容并没有使用学术性很强的语言,而是用绘本的方式,寓教于乐,让男孩们从中理解并有所收获。对于这本教材的出炉,学生家长普遍表示欢迎,认为开设性别教育课程很有必要。有家长表示,现在学校老师以女性居多,回家也大多是女性长辈在照顾,女性长辈的过度呵护可能不利于男生性格成长。

  也有家长表示,如今以“听话”和“乖”作为好孩子的评价标准,或多或少限制了男孩的天性,有专门针对男孩子的教材,无疑会对其成长更有利。

  据悉,《小小男子汉》课程的对象是小学四、五年级的学生,为了便于更开放地讨论一些问题,将会采用男女生分班上课的模式。据尤睿介绍,该教材在使用过程中,将结合现实情况整合一些话题,有所增减,而女生版的教材也已经在设计之中。

  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男性的带领和榜样作用在男孩的成长过程中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母亲的温柔、关怀是孩子的安全港湾,但过分的关注有可能让男孩少了胆量,多了依赖。坚毅、自信、果断、灵活、专注、责任心和领导力是很多人对男性的期望。而这些品质的培养需要多年的努力。

  其他国家又是如何开展男孩子成长教育的呢?《全球华语广播网》日本观察员黄学清介绍,在日本学校里,常常可以找到针对男孩的挑战性运动项目和严苛的训练,增强体质的同时也从小培养起了孩子们的意志品质。

  黄学清介绍,在日本,男主外、女主内的观念依然是主流,男孩成人后面临的压力要比女孩大很多。根据调查显示,对男孩的期望中,希望他们未来发挥个性和才能的家长占25%左右,而对女孩只占10%左右。对男孩的教育中特别重视责任感和忍耐力,一位父亲甚至在采访中说,“让儿子去幼儿园受伤吧,男孩子受伤才能锻炼坚强”。虽然在男女共校的学校中,对男女生教育没有明显不同,但老师,特别是男老师,经常会对男孩说一句话,“你是男人,你应该怎样”,这就在意识上给男孩们增强了作为男性的责任感。

  日本大约有4700所男女共校,另外有男校150所左右,虽然共校的孩子们社交能力似乎更强,但不少家长希望孩子去男女分校上学,因为升学率最高、最好的学校大多数都是男女分校的,而且在男校里,与共校里的男生相比,学生们更能展示自己的本来面目,在男生似乎并不擅长的领域,比如音乐、美术、戏剧等方面也表现出了更多的兴趣和才能。

  再看不乏硬汉形象的俄罗斯,长期生活在俄罗斯的华人张舜衡说,俄罗斯针对男孩教育的传统,侧重于男子气概的培养,甚至在苏联时期就达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高度。

  张舜衡介绍,俄罗斯针对男孩教育的传统,主要侧重于男子气概的培养,甚至在苏联时期就达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高度。比如,在1966年就出版了第一部针对男生教育的书籍,名为《致16岁之前的男人》。由于作家本身是一名战斗机的飞行员,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也就是卫国战争,因此备受全社会的爱戴,更是无数男生心中金光闪闪的国家英雄,可望而不可及的偶像。所以该书以及一系列他所著作的儿童教育书籍也备受追捧,甚至时至今日仍然受到男孩们以及家长的喜爱。

  在实践方面,俄罗斯也有一套儿童教育的科学方法和传统,除了注重沟通、强调独立等和女生教育相同的部分之外,男生教育更注重荣誉感的培养,国家荣誉、集体荣誉、团队荣誉,以及在保持独立性的同时,勇于担当相应的责任,成为一个真正的男人,一个英雄。在课堂教育之外,对体能的高要求,对动手能力的全面培养,也是俄罗斯男生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全球华语广播网》澳大利亚观察员胡方介绍,澳大利亚承认男女性别教育的差别,也会因材施教产生一些不同的教学方法。

  澳大利亚教育界一向非常重视男女学生之间的区别教育,而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澳大利亚单性别学校的比例较高。在小学阶段,很多私立小学都是单纯的男校或者女校。而到中学阶段,由于男女差别进一步明显,很多公立学校也专门设立了男女单性别学校,以寻求男女学生在男孩教育与女孩教育的差异化教学中有各自不同的着重点。

  比较特别的一点,澳大利亚针对男生的特别教育,往往着重提高男生的读写能力,改善男生的行为和注意力专注等问题,以及增加男性教师数量等方面,但是对于男孩的性别识别,以及对于男生所谓的男子气的培养,却采用的是多元化方式,并没有特别强调某种特定的阳刚之气才是真正男孩应该具有的气质特征。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频道推荐
  • 辽宁省四市通报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
  • 全国工信系统表彰291个集体和463名个人
  • 中国航天员乘组完成在轨交接 神十九航天员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