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进式延退方案将出 是不是65岁退休还没有定案

法制晚报   2016-12-03 15:34

  原标题:延迟退休的“靴子”可以更合脚

  延迟退休的事情说了有些年头了,然而最终的方案却一直没有真正出台。在这个过程中,各种各样的“延迟退休时间表”则时不时在我们的朋友圈刷屏,按照那些网传的时间表,根据出生年龄和性别,就可以查到“最新退休时间表”,但最终,这些时间表都被辟了谣。

  据《中国经营报》报道,虽然今年还看不到中国的渐进式延迟退休方案,但最终延迟退休的年龄可能已经锁定。一位参与人社部延迟退休政策讨论的人士透露:“目前讨论的延迟退休规划,延迟退休的目标是65岁。”报道称,延迟退休方案尚未涉及65岁之后退休的情况。上述人士还表示:“政策不鼓励提前退休,只能到规定的时间,才能领取养老金。”

  虽然有报道说目前德国和英国纷纷计划把退休年龄延长到69岁,但计划终归还只是计划,而且有统计数据显示,以男性为例,在全球228个国家和地区中,有102个国家的退休年龄为60岁,占全球的61.08%,而65岁退休的国家,有44个,占26.35%。所以,我们的退休年龄是按照国际惯例“随大溜”,还是走少数派路线,还需要仔细研究。而研究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则应尽可能地全面、完善。

  比如媒体报道说,现行退休年龄制定时全国人口平均寿命为50岁,目前全国人口平均寿命则已经超过70岁。但是,人口平均寿命的增长和退休年龄延迟的年限挂钩却未必合理。

  一方面,平均寿命源于医疗水平的提高,但先进的医疗手段有时却只能延长寿命而不能完全实现对生活质量的延长;另一方面,促进旅游、拉动内需是一种有效的经济政策,而老年旅游市场这些年来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增长点。所以,考虑延迟退休,也应该考虑到这具体年龄对于老龄旅游市场的影响,倘若老人有时间旅行的时候却没有了足够的体能和兴趣,那么延迟退休也可能得不偿失。

  延迟退休的原则除了“小步慢走、渐进到位”,还有“区别对待、分步实施”,这一点可以说也非常重要。

  所谓“区别对待”,除了要考虑到劳动者的具体情况,也应该考虑到工作岗位本身的具体情况,而这种考量除了体能上的,也要考虑到思维反应等方面。比如说,一些领导岗位表面看来对体能要求相对来说较低,而且身处该岗位的人很可能延迟退休的意愿也比较强烈,但是领导层平均年龄较大就有可能带来思路僵化、呆板等问题,导致整个单位活力降低、暮气沉沉。所以延迟退休不妨和岗位调整双管齐下,把延迟退休可能带来的副作用尽可能地降到最低。

  对于劳动者个人来说,每个人的具体情况也各不相同,有的人在大家眼中似乎在“逆生长”,毫不显老,有的人却因生活的压力而“未老先衰”。所以,延迟退休理应具有一定的弹性,把劳动者的体检报告和个人意愿考虑进去。

  不同人群对延迟退休的接纳程度不一样,这一点是难以避免的,而越是“众口难调”,就越是需要区别对待、细致规划。与此同时,因为延退涉及诸多人的切身利益,被广泛关注,因而每一步政策的制定实施都需要提前公示、提前预报,广泛征集意见。只有如此,才能改变网传时间表不断出现又不断被辟谣的情况。

  总之,我们既期待改革的靴子尽早落地,也期待延退的靴子可以更“合脚”。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频道推荐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全文)
  • 七部门联合发布《终端设备直连卫星服务管理
  • 1870万人次 全国铁路迎来“五一”节前出行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